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胡小丽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7日电(胡丰盛 )“影响百万人,改变一座城。”1月15日—18日,正在举行的浙江省嘉兴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上,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如是描述世界互联网大会五年来对桐乡带来的深刻变化。
这样的变化,在桐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桐乡地处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在桐乡科技创业园,科创企业纷纷选择在这里入驻,成为桐乡创新发展的“前沿”。尤尼泰克(嘉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企业创始人沈怡介绍,“我们已经参加过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在会上获得不少合作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互联理念的普及,互联网的基因正深入当地社会各个领域。有着一千三百余年建镇史的乌镇,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安装了GPS和北斗双模定位系统的摇橹船,手机可一键呼叫;使用自助设备登记办卡并刷脸即可入住……此外,伴随着5G试验网建设启动,景区启用了实时8K视频监控。视频画面中,乌镇的一砖一瓦、石桥楼台尽收眼底,就连不时掠过的飞鸟,影迹也清晰可见,与人眼所见几乎无异。
步入乌镇大道旁的科创集聚区,抬眼就能看到各式印有“互联网”字样的公司招牌——这里正孵化着5G、三网融合等数字经济项目……
在此基础上,桐乡因数字赋能,触网而变的故事,不断上演。截止到2018年底,桐乡数字经济企业从大会前的300家增长到了1300家,仅2018年当地就新引进300家,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软件信息服务营业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过100%;信息核心制造业预计产值120亿元,同比翻番。
“5G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一个时代的来临。”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说,去年,桐乡已经实现了5G网络试点,接下来,桐乡将积极引进5G相关产业,让桐乡喝上5G的“头口水”,成为5G产业发展的热土。
“要让桐乡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盛勇军同时强调,桐乡既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把数字技术有机嵌入到医疗、养老、文化、交通等领域,让数字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给老百姓带来便利;也要打造“城市大脑”,加快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公安、智慧城管建设,实现一网管尽,持续擦亮“三治”发源地的金名片。
此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党代会上,盛勇军还提出了2019年数字桐乡的“2111”目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个方面投资要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引进互联网项目企业要达到1000个,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项目要达到1000项,上云企业新增要实现1000家。同时还要发挥乌镇世界互联网产业园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率先拥抱互联网,发挥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的作用,连接崇福、洲泉等桐乡多个开发建设的平台和主体,打造桐乡“一核一线多点”的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