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12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黄碧云)天气回暖,温度上升。12日正午,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内,六千余条扬子鳄在冬眠了近4个月后,陆续出洞,沐浴阳光。
扬子鳄,鼍科短吻鳄属,俗名土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浙江省长兴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建于1979年,地处天目山余脉末端,区域内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扬子鳄的繁衍生息提供有利条件。
正午时分,温度逐渐上升。刚结束冬眠的扬子鳄仍显得有些懒洋洋,有的飘在水中露出半个脑袋,有的则爬上了岸,找了一块舒适的地方,懒洋洋地趴了下来。
“虽然大部分扬子鳄已经出洞,但目前它们仍处于半苏醒状态,不爱动,喜欢晒太阳来提高体温、加快新陈代谢。”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饲养科科长邹卫强介绍,一到晚上,扬子鳄们又会钻回洞里继续冬眠。
邹卫强告诉记者,刚刚苏醒的扬子鳄因为还在适应阶段,所以目前还不需要喂食,只需加强巡视,到每年的4月底温度达到20几度的时候,才对鳄鱼喂食小鸭和白鲢。
“温度上升,水温也在上升,成年、半成体扬子鳄成体提早出洞晒晒太阳。幼鳄仍在冬眠中,按照每年的情况可能会推迟到半个月之后。”邹卫强说,预计3月底4月初,所有鳄鱼都会结束冬眠。
据了解,30多年来,为保持野生扬子鳄的自然野性和基因性状,长兴扬子鳄保护区内的扬子鳄种群始终保持着“自然繁育后代”的野生生活方式。同时,保护区已连续7年实施野外放归工作,截止2018年,已放归扬子鳄840余条。目前,保护区内共有6691条扬子鳄,比去年新增400多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