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6日电(应欣睿)每天早上,67岁的退休阿姨徐崎流都会在小区里面转悠转悠,看看垃圾分类是否到位,看看私家车停放是否违规。“自从当上了‘武林大妈’,小区里面的大事小事我们都管。”徐崎流说。
在杭州市下城区,有两股“爱管闲事”的社会力量涌现,成为了当地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在12月4日于下城区文晖街道举办的“平安创建工作推进会暨武林大妈·和事佬工作交流会”上,他们更是受到了表彰,这两股力量就是当地的“武林大妈”和“和事佬”。
据“和事佬”组织的创始人、前打铁关社区党委书记斯利民介绍,“和事佬”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前身为“党员和事佬”村民自治组织,于2008年在下城区打铁关社区成立。成立之初只有5个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积淀,现已成立了8个社区“和事代办点”,规模达60多人。
下城区文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和事佬”的出现将民间公益组织纳入到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营的范畴,参与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土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各个层面矛盾纠纷的疏解,在居民与政府间起到一种缓冲区和润滑剂的作用。截至今年10月底,通过“和事代办点”成功代办的各类信访诉求达到156件,办结率100%。
“屋顶漏水了、夫妻发生财产纠纷或者独居老人过生日,只要社区出现任何的烦心事、疑难事,我们都可以伸出援手,”61岁的“和事佬”李青介绍,“我们人头熟、地头熟,所以做起事让老百姓觉得特别放心和安心。”
相比于“和事佬”,“武林大妈”在下城区更是遍地开花。2016年,下城区发起成立“武林大妈”,3年过去了,这个团队也从最初十几人发展成为一支几万人参与的大队伍,参与治理的范围从单一的平安巡逻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武林大妈”中也是“藏龙卧虎”。她们当中有不少退休教师、退休律师甚至是退休心理咨询师,这使得大妈们的职能非常广泛,承担起“六个员”的角色——邻里互助员、文明劝导员、民情收集员、安全巡防员、平安宣传员和纠纷调解员。
“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参与社区工作让生活丰富了,也让自己的社区变得更好了。”徐崎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