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做这个很复杂,很费时间的。”在浙江兰溪游埠镇的一个铁匠铺里,70岁的戴福荣边打边说,炉内通红的火光映衬着他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真切。
[解说]记者走进铁匠铺里看到,这间屋子面积虽小,且光线昏暗,屋子里到处落满了铁灰,但铁炉、风箱、大锤、钢剪火夹等打铁工具一应俱全。打铁时,戴福荣先将炉子里的火烧旺,然后将几块原料放进火中,等到铁和钢块融化时,再快速拉出火炉进行锻打,经过不断敲打,铁坯渐渐有了形状。
[解说]熟悉的锅炉和清脆的“叮叮当当”打铁声,已经伴随了戴福荣几十年。当年年仅20多岁的他跟着当地的一名铁匠师傅学打铁,戴福荣打出的铁器也不计其数,锄头、铁钳、菜刀……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他都做过,打造出来的工具也深受农户喜爱。
[解说]现如今,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需要加工铁具的人越来越少,并且也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打铁。但戴福荣还在坚守着,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传承一项手艺,更是传承一种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
见习记者 方佳颖 通讯员 朱彦轩 陈婵 浙江兰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