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从疫情至今已连续四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但一谈及抗疫情形,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仍振奋不已。迎难而上,医者冲锋一线,将无数重症危重症患者从死神手中救下;积极探索,医院创新就诊模式,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未来式就医”……在蔡秀军这位从医三十余载的“老医者”看来,阶段性胜利的背后,展现了“所向无敌”的医者之心。
疫情紧张之时,中国各地医护人员汇涌驰援湖北,浙江亦不例外。根据国家“一省包一市”部署要求,由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支援湖北荆门市。邵逸夫医院共派出189位医务人员驰援抗疫一线。从接到单独组建重症救治团队赴荆门支援的通知,到这支涉及重症医学科、传染病科、呼吸内科等不同专业的35位骨干专家团队集合完毕,蔡秀军与医院领导班子花了不到48小时。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尤其是荆门就是代表浙江省去的,两个医疗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荆门市它的死亡率,危重病人死亡率是整个湖北省最高的排名第一,到我们关舱的时候已经把它降到第五,而且他没监护室,我们把我们刚刚用的一个监护室,所有设备1000万设备拆下来全部带过去,一天24小时建立了新冠肺炎的一个监护室,就心想把所有荆门市的重危病人都集中到这里,真的很不容易。
[解说]有了救治条件,还需专家团队力量跟上。蔡秀军与团队搭起一场场跨越武汉、荆门、杭州三地的网络“云战疫”,通过远程会诊提高当地治愈率。几番殚精竭虑,克服重重险阻,休舱之时荆门的病亡率已从湖北首位降至第五,40多天的战“疫”后,邵逸夫团队治愈出院了23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
全球疫情蔓延之际,中国医疗机构与世界对话成为常态。在一场国际远程视频会议上,邵逸夫医院应邀向梅奥诊所全球47个医疗联盟成员共享“中国方案”,涉及美国、韩国、阿联酋、印度、墨西哥等地联盟成员。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那我们国际合作很多,到现在为止有30多个国家跟我们连线了,那么很典型的一个案例,美国梅奥的一个47个联盟单位跟我们连线,所以对世界的抗疫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我们从管理上面我们全链式的创新的一个体系给他们建议,第二就是我们专业上面的,治疗的(方案提供)一些便利。
[解说]疫情蔓延之时,蔡秀军不仅要每日与援鄂医疗队连线,作为后方“大家长”,照顾好医院大后方亦是其职责所在。许多问题摆在眼前,在蔡秀军看来,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及时开通线上专家问诊专线、开发上线人工智能自测系统、率先启动“健康码”就诊……对于国内较早开展“互联网+医疗”探索的邵逸夫医院来说,数字化作战成为这场战役中的关键武器。最后蔡秀军向记者畅想着“未来医院”,患者“足不出户”完成就诊,线上就诊、慢性病在线复诊、医保结算、药品快递到家等一应俱全。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将来我们传统的医院如果国家政策配合的话,挂号处收费处没了,没了没这个部门了。你们手机上都填了你看病就到诊室门口,而且 预约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两分钟。你看好病所有报告结果都在你手机上显示,药品会送到你家里,你根本不要排队去取药。将来吃药,我们现在在开发一个软件,你吃药的时候,你不管它手机会提醒你,你要吃药了,吃什么药,而且你吃药的时间都会记录在上面。
记者沈亦山 杭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