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精细化管理促通航安全 浙江水域实行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

2020-09-28 20:14:46  
海事部门护航海上交通。华志波 摄海事部门护航海上交通。华志波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28日电(林波 宁志宾)9月28日8时40分,按照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平台预报计划,舟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提早开展交通组织和信息通播,有效保障巴拿马籍散货船“NORD MISSISSIPPI”(密西西比)安全准时通过灌门航道复杂航段,由舟山中部港区前往秀山东锚地锚泊办理出口联检。

  近年来,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大桥等项目持续推进,加之浙北水域部分航道自然通航条件差,舟山临港产业发展与通航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升通航效率,舟山海事局创新举措,全面推出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一期),利用浙江海事局船舶交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现有功能优势,整合船舶进出港信息,试点应用“多元智控”锚地综合管理、“双轨制”定点锚泊差异化管理等多项机制,提升舟山中部港区海域交通管理一体化水平。

  今年6月22日,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一期)起正式启动试运行。据舟山海事局执法人员介绍,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一期)建设的初步思路是在舟山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对中部港区水上交通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浙江海事局船舶交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现有功能优势,探索实施更为精细化、精准化的海上动态监管和服务,从而有效提升航道通行效率和锚地使用效率。

  整合船舶进出中部港区的各类信息是推进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建设的第一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船舶进出中部港区的信息不完整、碎片化问题突出,船舶只有靠离码头时间,没有船舶进出港时间,船舶信息也没有统一的公开公布途径。”舟山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副处长吴勇飞表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将每艘船舶进出港、靠离泊、引航员登离轮等各项信息予以系统化的整合,为调整优化通航秩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中部港区交通组织水平和通航效率。

  浙北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一期)试运行以来,舟山中部港区通航环境不断优化。

  舟山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戚师傅深有感触:“现在通航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参与报告的船舶也多了,我们可以提早一天通过一体化平台,看到第二天中部港区各重要航门、航道的船舶预计通过时间和顺序,做到对整体通航情况心里有底,按照预先排好的顺序有序通过。”(完)

[编辑:周薇]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