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8日电 (谢盼盼 王题题 潘扬 王莹莹 潘佳雯)日前,同济大学第六届德国音乐周“疫情下与后疫情时期的音乐与生活”分享会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下称“同济浙院”)如约举行。
受疫情的影响,自2015年起每年都举行的德国音乐周演奏会,今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传递音乐无形之“美”和其中无以言喻的力量。当天,中德互配的主持方式贯穿全场,尽显“中德文化交流”的独特风格。
时值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之际,此次线上活动,中德两国音乐家合作演奏贝多芬系列经典作品《五月的歌》《我爱你》《在这幽暗的坟墓里》等,以此致敬贝多芬。而线下活动中,演奏家、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专任授课讲师万捷旎亮相同济浙院,与该校师生深度交流,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钢琴独奏。福雷、德彪西、贝多芬三位作曲家的作品逐一在她的指尖下演绎出丰富内涵。
当天现场,万捷旎还诉说了她在疫情期间离开舞台和听众掌声的失落,以及有琴陪伴而度过的一段恬静时光。
“疫情让我感受到了无力感,同时也领会到音乐艺术对新冠病患的慰藉和鼓舞。音乐家可以通过艺术为抗疫助力。”万捷旎分享了她的感动。
此次这场特别的分享会洗涤被疫情阴霾所压抑的心灵,钢琴弦弹起生命律动,音乐抽象而生动地描绘着生活里的喜悦和艰涩,使众人领略命运的冷峻和信念的强韧。
对此,同济浙院中德学院院长李立贵教授赞不绝口,“在特殊时期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大家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意义非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