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21日电(张煜欢 崔倩娴)近日,杭州市萧山区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制造业这一发展主线深耕细作的基础上,正式发布“3+N”产业链体系,谋深谋细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萧山有效投资在浙江省总额第一的基础上实现16.1%的高增长,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实现76.6%的增幅,总量位居杭州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也实现72.3%的增长,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围绕一个“链”构建产业集群
据了解,“3+N”产业链体系即智能汽车、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支柱产业以及14条细分产业链,包括智能汽车及关键部件产业链、医疗器械产业链、AI医药产业链、数字贸易产业链等。
不久前,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启动,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杭州模式”,萧山企业云尖信息作为“急先锋”,开建湘湖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等,投用后将直接入驻研发人员2000余人,形成70亿元年产值,并围绕一个“链”构建产业集群。
依托云尖信息、紫光恒越、新华三等“链主”企业,未来湘湖还将牵头发展萧山全区智能物联产业链,形成“端、管、边、云、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与此同时,与滨江边界线长达12公里的萧山区闻堰街道也启动了全域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向外界释放出信号:从“环境”开始,推动湘湖与滨江城市气质一体化,使企业“无感”落地,实现“湘”敬如“滨”的融合状态。
“链主”引领、雁阵齐飞是萧山做强产业链的逻辑,其通过内外兼修,提升软硬环境,实现集聚倍增的产业链效应,以打造更多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三年有大进展,五年基本建成。
精准打造细分产业链
如何继续擦亮工业这张金名片?今年,萧山启动兵团会战制度,将原“四大平台”(科技城、桥南、市北、绿色智造产业新城)化为“八大兵团”(科技城、绿色智造产业新城、三江创智新城、市北、桥南、临空经济示范区、钱江世纪城和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并在兵团基础上精准打造14条细分产业链,打破行政边界,重构平台载体。
此次兵团会战制度以及产业链精准打造能顺利启航,源于萧山制造业的一项“牛鼻子”工程——低效企业整治以及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腾出了上万亩产业新空间。
日前,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揭牌,作为萧山最早启动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改革的先行区域之一,目前该示范区项目一期已结顶,二期建设中,三期规划设计正在汇总,一期园区未开园已有三个生物医药类项目落地。附近的存量有机更新项目也齐头并进。
会上,萧山再次开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改革,推进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加快实施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让稀缺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我们将盘活工业用地5万亩,新增产业空间3个500万平方米,提升引入企业5000家。”
从低效企业整治和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到兵团会战制度、产业链打造,这是萧山制造业量质齐升的链式“三连响”,也不断倒逼当地经济加快转型。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萧山还发布“助企纾困”十条,包括减免市场主体租金、延长租赁期限、支持企业开展进口物品消杀等。预计今年萧山将为企业实现政策资助、各类减税降费资金145亿元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