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25日电(项菁)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绍兴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招商引资工作,聚焦招大引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眼下,绍兴正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为耕耘“地瓜经济”,《实施意见》明确要以全球产业转移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2023年至2025年,逐步打造建立10个境外商务代表处、20个国际化招商合伙人、30个国际化招商联盟单位,形成具有“绍兴辨识度”的国际化招商体系。
同一时期,绍兴目标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以上,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40%以上,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具体看,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25个,在引进总投资5亿美元以上项目、世界500强区域总部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
蓝图绘就,从何落笔?
《实施意见》指出,绍兴将编制一个国际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规划,包括深度分析世界各地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发展形势,结合“龙马计划”和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行业等产业基础及发展方向,以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为切入点,编制国际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规划,系统梳理国际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与方向,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升开放水平。
同时聚焦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开展多元化、多渠道国际化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投资促进中心和本土产业链链主企业境外资源和渠道优势,建立完善国际化招商合作人与联盟单位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基金招商、中介招商、专业化公司招商,推动侨商、越商回归投资。
绍兴各区、县(市)结合各自实际,依托区域内重点企业海外资源优势,加强统筹整合,形成绍兴全市“一盘棋”国际化招商格局。
平台是人才、技术、项目“施展拳脚”的舞台,绍兴将积极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筹建一批国别(地区)产业园。
比如发挥“2+6”平台招引外资主战场作用,加快推进绍兴综合保税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浙江(新昌)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等重点平台、国别(地区)产业园建设,深度研究重点国家(地区)生产、生活特色,推进园区规划与国际接轨,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园区。
另外,按照“一区一园”规划,到2025年绍兴各区、县(市)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园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