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龙港,六载蝶变!
2025-09-26 18:41:20   来源:龙港新闻

  初秋的龙港,热潮涌动、活力迸发。

  项目建设的如火如荼、车间里的创新动能、社区里的民生暖意,都诉说着这座“全省最年轻城市”的六载蝶变。

  从昔日的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农民城”,再到2019年以“镇改市”开创全国先河,龙港的每一步跨越,既闪耀着敢为人先的锋芒,又带着水乡儿女的坚韧。

  站在新的时光节点上,回望这两千多个日夜的风雨兼程,更能读懂这座城市的韧性与活力:以“无改革、不龙港”为信念,在城乡壁垒间架起通途;以“再改革、兴龙港”为追求,在产业转型中开辟新局;以“全龄友好”为初心,在民生田野里耕耘幸福。

  新时代,新征程。如今,一座以改革为魂、产业为基、民生向暖的现代化城市,正稳稳屹立于瓯越之南。

  改革攻坚突破

  改革,一直是龙港最亮眼的“城市名片”,常看常新。

  对不少老家在华中社区的居民来说,购房是今年的重要计划:等年底社区建好安置房,就能以建设成本价拥有一套自己的新房,用公积金还贷还能省不少利息。

  托举起“稳稳的幸福”,是改革的“含金量”——在龙港,农民也有住房公积金。

  以“小切口、大撬动”改革理念为指引,龙港创新构建城乡一体住房公积金保障体系,将23万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纳入保障范围,让住房公积金政策红利惠及社员,让城乡居民共享同等住房权益。

  这项入选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案例的改革,目前已覆盖龙港全部社区,10378名社员参与建缴,缴存余额达2417.25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792.4万元,切实帮助农村居民圆了“安居梦”。

  民生领域持续释放红利的同时,改革也在推动龙港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

  破解企业“办事难、多头跑”的痛点,2023年7月7日,龙港成立温州首个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一站式、全链条审批服务、全方位政企沟通、全闭环问题处置、全领域增值服务”的企业服务体系,疏通企业发展“堵点”。

  县级企服中心作为营商环境实体运作平台和社会治理线下涉企运行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和市民诉求中心“三大整合”,打造了“个体工商户”等21个增值服务专区,集中整合1612项审批服务,推动涉企服务“一口办理”、惠企政策“一键兑现”、企业诉求“一站解决”,让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货车通行的便桥太窄了,既容易刮擦,又增加时间成本,希望帮助解决运输难题。”面对入企走访时接到的诉求,龙港市企服中心第一时间将诉求流转至专解“办不成的事”的兜底中心,当天就有了回应:中心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研判,明确牵头单位并组建专项服务小组,经实地调研、优化方案、多次协调,仅用30天就完成报批施工,很快就修出9米宽的临时便道,彻底打通运输堵点。

  企服中心还延伸调查集聚区交通网络,启动23条道路改造,真正实现从“解一个问题”到“解一类问题”的升级。数据显示,中心涉企问题办结率达99.68%,平均办理时长较改革前缩短40%,切实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

  集成涉企服务,龙港还推出“流动政务客厅”,将“政务外卖”送上门,让企业主不出园区就能“一站式”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高频事项,还可以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真正让企业“零跑动”享受高效服务。今年以来,“流动政务客厅”已开展服务48场次,办件量约1300余件,咨询量达5000余人次,惠及企业408家,群众满意度达100%。

  为民生增添底气,为产业注入动能。撤镇设市以来,龙港始终以“改革先锋”的姿态破局前行,用一项项实打实的制度突破擦亮“改”的名片:大部制改革,构建出“小政府大服务”的高效运转新格局;“市管社区”扁平化改革,开创基层治理的新范式;行政异议制度改革,成为破解行政纠纷痛点的新路径……

  从改革中一路走来,龙港正续写“以改促兴”的城市新篇。

  产业转型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进小城龙港,周边乡镇印刷企业纷至沓来,“前店后厂”作坊遍布,“中国印刷城”自此声名鹊起。步入新时代,面对产业转型的考题,这片产业热土找到了破局的新路径。

  《全职高手》《莲花楼》《长相思》《甄嬛传》……在骑形(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数炙手可热的IP卡牌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吃谷人”手上。

  企业总经理范朝乘告诉记者,自去年7月投产以来已交付数万箱卡牌、镭射票、立牌、流沙砖等“谷子”产品。其中,爆款产品《全职高手》系列卡牌,去年销售额更是超3000万元。

  除了抢抓“谷子经济”新风口,以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印刷企业则通过自主创新转型,掘金“文创+”的新蓝海。

  2022年,企业成立原创绘本研究、创作团队,从代工生产走向原创IP孵化,构建起“研发—出版—印刷—发行—衍生”全产业链模式,2024年绘本产值已达2000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3000万元。在今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年度儿童文学新书榜发布会上,企业旗下童书品牌千遇文化出品的原创绘本《海獭塔塔的贝壳餐》入选提名作品名单。

  近年来,加快“跨界融合”的龙港印刷包装业,催生出多元产品形态与广阔市场:从带二次元属性的“谷子”、带溯源功能的防伪标签,到高校定制录取通知书,依托数字化赋能与高新技术加持,各类新产品持续“出圈”。

  深耕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龙港积极开拓新赛道,为城市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多元动力。

  2023年11月,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量产基地实现首批产品交付,不仅创造“211天投产”的央地合作速度,满产后年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超8亿元。

  2024年7月,龙港携手温州工科院打造的浙南地区首个低空经济科创孵化基地正式投用,规划建设多旋翼垂起航空飞行器测试场、无人机驾驶员考培中心、无人机零部件及整机系统实验和检测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短短一年时间集聚起相关企业17家,引进低空经济专项人才100余名。

  产业追“新”,发展逐“绿”。龙港企业近年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创新与环保同频共振。

  浙江新振印刷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依赖单一药包业务,每年5-9月一度是其生产的淡季。2022年,新振印刷瞄准板仔书市场潜力,组建团队研发新工艺、打造数字化车间。通过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圆角工艺、加厚纸板等设计,让板仔书年产值以20%-30%增速增长,成功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在龙港,类似新振印刷的转型企业不在少数。如今的龙港,既守得住产业根基,更看得见创新未来,正以多元产业矩阵,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

  民生优质共享

  产业的蓬勃生长厚植城市发展根基,民生向暖更丈量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幸福刻度。

  今年9月,龙港5所崭新的公办幼儿园同步开园。

  此前,学前教育是龙港的民生短板:撤镇设市之初没有公办幼儿园,民办园主导的市场“入园难、入园贵”。

  以“超常规力度+加速度推进”攻坚学前教育资源扩容:龙港累计投入近3亿元推进项目建设,为公办园开通“审批绿通道”,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引社会力量办普惠民办园,还与温州大学合作引入专业幼教团队,构建多元办园格局。

  如今,龙港的学前教育已实现华丽转身。截至2025年秋季,龙港已建成投用1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超5100个,孩子“有园上、上好园”从愿景变为现实。

  不止学前教育,龙港在养老领域同样步履坚实。

  “住得舒服,这儿就是我的家!”走进中对口社区“幸福之家”老人公寓,74岁的陈丽华脸上满是笑意。40多平方米的空间亮堂又规整,一厅一厨一卫连着卧室和阳台,各类适老化设施齐全,还装有一键呼叫系统。

  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社区178位老人实现拎包入住,社区更结合“共富工坊”,为老人们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平台,既让他们有机会发挥余热,也让老年生活更具价值感。

  2023年11月投用的医养康教研示范园,是龙港首个融合多功能的高品质养老机构。医疗区、康复区设备齐全,专业的医护人员穿梭其中,为长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休息厅里,老人们正在护理员的领唱下,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跟唱红歌。

  入住老人陈阿姨说,日常体检、小病诊疗在园区里就能解决,护理员照顾得比家人还周到,“在这里住得舒心,孩子们也能安心工作。”

  为进一步保障养老服务质量,龙港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全科医生+专科护士+康复师”专业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家庭提供上门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护等服务,年均服务超2万人次。针对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龙港推广“中央厨房+助餐点”模式,累计提供助餐服务19万人次,让独居、高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营养的饭菜。

  从学前教育的跨越发展到养老服务的广泛覆盖,龙港设市以来始终聚焦群众期盼,每年将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支出,以“全域均衡、全龄友好”为导向,持续推进“教共体”“医共体”“养共体”“文共体”等改革,龙港市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龙港高级中学、温医大附一院龙港院区等一个个民生大项目的快速落地,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时光的刻度记录过往,时代的浪潮召唤未来。新的起点上,龙港的改革脚步不会停歇,创新征程仍在继续。

  来龙港 致青春 创未来

  我们相信,未来的龙港,必将以更宽广的舞台迎接逐梦之人,以更澎湃的动能点燃青春之火,让每一份奔赴都有回响,每一次奋斗都能出彩,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续写与万千追梦者共生共荣的崭新篇章。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