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不上山,特产难出山”是制约瓯海区茶山街道山区村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小包裹里藏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瓯海区人大茶山街道工委用一场“快递进村”的实践,助力畅通“邮”路,为民生“提档”,为幸福“加码”。
1 从“下山取件”到“需求清单”
“每次路过徐岙山脚,看到快递堆在路边日晒雨淋,心里颇不是滋味。”区人大代表管洪光说,罗胜、罗山、京山、新民四个面山村村民取快递来回需要一两个小时,天气不好的时候走得一脚泥,特别不方便。“年轻人尚且不易,老年人腿脚不便,只能请人代取,有时一等就是两三天。”

图为改造前山脚快递临时存放点
了解有关情况后,人大茶山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开展“入户听民声”调研活动,逐户走访记录村民诉求。代表们走访了4个行政村32户村民,了解到,有村民因取件难而放弃网购,有茶农因物流延误错失茶叶最佳销售时机,还有村民反映快递破损和错拿情况频发。最终,代表梳理出23条具体需求,形成一份详实的“山区快递服务需求清单”,为后续破题打下基础。
2 从“三条建议”到“邮快合作”
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代表们系统分析了村民对快递时效、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诉求,提交了《关于要求在茶山街道大罗山南大线山面村实现快递直送达服务的建议》,提出利用村内闲置集体房屋设立快递网点、对在山区开展快递送达服务的公司给予优惠政策、完善山区快递监管体系三条操作性强的建议。
建议交办后,人大茶山街道工委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持续跟踪督办建议。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与快递企业座谈讨论,最终确定以“邮快合作”模式推进——依托镇级配送站,在四个村统一设置便民服务站,整合主流快递资源,实现每日定时、统一派送服务。

在人大茶山街道工委的协调推动和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进下,“邮快合作”项目稳步落地,逐步形成覆盖茶山乡村的高效物流网络,快递放置点由原先风吹日晒的简易塑料筐升级为专用“快递标间”。

“以前取个包裹还要特地下山,现在到村口服务站步行五分钟就到了,省心多了!”村民管老伯说。
更令人欣喜的是,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不仅打通了“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农产品出村”的“最初一公里”。现在,茶叶等农产品“上午打包、下午发货”,销售额大幅提升。
“以前怕茶叶积压不敢多采,现在快递就在村口,当天就能发走!”茶农李大哥笑着把刚炒好的茶叶封装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