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早晨,200多对头发花白的老人们相互搀扶着,走进北仑各个街道精心布置的拍摄点,参加“岁月如歌·爱意永恒”金婚记录活动。对他们而言,这像是奔赴一场迟到了50年的约会。
“以前结婚都没穿过婚纱,今天有这么好机会,穿!”在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屠亚仙奶奶一眼就相中了洁白的婚纱。看着她精心打扮的模样,老伴贺忠良眼里满是笑意。手一牵,头一靠,“咔嚓”一声,半个世纪的相守在这一刻定格。

志愿者们为老人整理妆容 姚微摄
红色婚纱映着笑脸,施静芬和张福根老两口在志愿者精心打扮下格外精神。施静芬奶奶摸着身上的红色婚纱:“当年结婚哪有什么婚纱,登记的时候两个人偷偷摸摸走了好远的路,怕人看见难为情。”张爷爷把手轻轻搭在老伴肩上:“以前日子苦,靠着自己努力,也靠着国家好政策,现在晚年很幸福。”五十年前,他是退伍军人,她是下乡知青。如今并肩而坐,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华。

吴引模和戴妙珠老人正在拍摄 姚微摄
在郭巨街道文化站,大红喜字与彩色气球装点出温馨氛围。吴引模爷爷和戴妙珠奶奶十指相扣,等待着属于他们的仪式。“我们是一个村的,缘分天注定。”戴奶奶说着,望向身边人,眼里闪着光。“我生病时都是他在照顾。”说着说着,戴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平日里吴爷爷的不善言辞,戴奶奶都从他的行动里感受着,她说:“他还很勤快,77岁了还在地里干活。”
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柴米油盐中的相守。在霞浦站点,陈菊花奶奶和史振良爷爷相视而笑:“他买菜做饭,我洗衣做家务,互相谅解,就这样走过了50年。”金婚老人一对接着一对,拿着“爱的号码牌”定格下幸福瞬间。

志愿者为老人化妆 刘唯摄
当张珊君奶奶化好妆、穿上婚纱时,周锡根爷爷悄悄用手机为老伴拍了张独照。问起婚姻秘诀,两位老人像孩子般抢答:“吵吵闹闹一辈子。”“但现在的生活,丰富又满足。”
对很多老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穿婚纱,第一次化新娘妆,也是第一张正式结婚照。“算是弥补遗憾了。”一位老人握着捧花,笑容腼腆,“这几十年来,我们相互包容,相互扶持,感慨着岁月流逝,见证着发展的日新月异,也默默过好我们的小日子。”
自2013年启动以来,这场由北仑区传媒中心发起的“记录金婚”党建公益活动已走过十一个年头,为全区4000多对金婚老人定格下珍贵瞬间。每年,“仑传先锋”志愿者们都会早早准备,选购服饰、布置场地、精心妆造、用心拍摄、裱框派送,只为让每个瞬间都尽善尽美。

志愿者为金婚老人拍摄 刘唯摄
在每一个拍摄点现场,志愿者们耐心而细致地化着妆,细心帮老人整理衣领,蹲下身为她们整理裙摆,指导动作手势,提供满满情绪价值。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尊老爱老,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温暖细节。
快门声此起彼伏,镜头前,老人们从最初的羞涩,到渐渐绽放笑容。摄影师不断调整角度,想要留住这最美瞬间。
五十年很长,长到青丝成雪;五十年很短,短到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当合影完成后,老人们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久久凝视,仿佛要通过影像,把这份爱意传递给下一个五十年。
这一刻,快门定格了笑容,而爱,继续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静静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