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好水到家”改革再结硕果!乐清市仙溪水厂开工,将惠及20余万人
2025-10-29 13:02:43   来源:温度新闻

  公用事业一体化全市供水“一张网”越织越密,老百姓“喝好水、用好水”的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10月28日上午,乐清市仙溪水厂一期工程开工。乐清北部大荆镇、雁荡镇、仙溪镇等8个镇(乡)超过20万人将因此受益,北部山区80个村将彻底告别“单村供水”的历史。

  市公用集团总经理胡志刚宣布开工,标志着又一个温州公用“好水到家”改革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仙溪水厂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乐清市政府谋划和推动多年的民心工程,也是温州市公用集团“好水到家”改革关键项目。该项目作为农饮水项目纳入温州市重点项目,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和“水保障”。

  80个村告别“单村供水”

  青山绿水间的一块空地上,工程车整齐列队、挖掘机蓄势待发……昨天,仙溪水厂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仙溪镇高塘村举行。仙溪水厂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5万吨/日,原水取自福溪水库,将同步建设原水输水管1.8公里,配套建设16公里供水管网。

  温州市公用集团乐清水务副总经理苏立生介绍,乐清北部供水区域包括大荆镇、湖雾镇、仙溪镇、智仁乡、雁荡镇、芙蓉镇、清江镇、南塘镇8个镇(乡)。目前,大荆镇、湖雾镇、雁荡镇、清江镇等由荆雁水厂供水,随着城镇建设范围扩大,荆雁水厂已无法满足片区的供水需求;仙溪镇、智仁乡及部分农村地区,则因地势较高,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水量均无法满足要求,仅靠单村水站供水,且供水水源受制于季节变化,枯水期水量起伏很大,非常不稳定。

  仙溪水厂建成后,将向乐清北部这8个镇(乡)供水,超20万人将因此受益。尤其是,仙溪镇、智仁乡等山区的农村,供水将可由市政管网延伸解决,大大提高了供水标准,使乐清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变为可能。在此之前,乐清的东部、西部、南部均已接入市政管网,仙溪水厂的建设将使乐清北部山区也纳入城乡供水“一张网”,形成多水厂联供、多通道联网的供水大环线,供水将可以互相调配。

  经初步测算,新建水厂可使北部山区80个村彻底告别“单村供水”的历史,山区也将有4万多人喝上“稳定水”。

  有效节约供水耗能

  饮用水的安全,向来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新建的仙溪水厂将如何保障?

  苏立生介绍,首先,仙溪水厂的水源为福溪水库,该水库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储备丰富,长年保持为一类水、二类水,原水将通过1.8公里原水输水管接到仙溪水厂,水厂按照浙江省级规范化水厂标准打造,采用智慧化管理手段制水。其次,仙溪水厂将采用先进净水系统、排泥水处理系统,经市政管网直接输送到居民家里。依托乐清水务通过中国计量CMA水质扩项评审新增的106项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严格监管,让用户喝上“放心水”。

  新建水厂还有另一个优势。由于仙溪水厂地势高,将可以通过重力流的方式,向大荆溪下游的大荆镇、雁荡镇等地供水,有效节约供水耗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要求。

  让“好水到家”可感知

  民生工程的迅速推进,映射着温州国企改革的深层突破。

  2022年,温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形成了“一城一网一主体”运营架构,打破各县(市、区)公用事业“九龙治水”局面。2025年,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好水到家”改革被写入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入2025年第二批“小切口、大撬动”市级项目清单。

  市公用集团副总兼水务集团董事长韩包强介绍,市公用集团聚焦“原水-制水-输水-用水”核心脉络,完善“基础设施”硬件支撑,部署16项重点举措,打通用水“最后一百米”,让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用好水”。目前,全市日供水能力达351万吨,供水惠及985.2万人。

  温州市将“推进市域用水业务服务提质,实现供水服务标准化”列入2025年度温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公用集团打破区域数据壁垒,合并约301万户表数据,实现全市域水务营销系统全覆盖,全市居民可跨区域办理业务。

  到2025年底,温州将实现市域新增引水能力30万吨/日,城乡供水水质同质化达96.5%,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