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育人记 | 孩子明年上小学,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2-10-31 10:01:03   来源:文一君

  出   品 |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图  片 | 受访者本人提供

  为帮助家长、年轻老师,科学、理性地应对孩子/学生成长中的诸多挑战,文一君推出了一档栏目——“育人记”,通过采访浙江省内名师、名校长和家庭教育专家,为大家提供专业、实用的教育借鉴。

  作为父母,总是为孩子操不完的心,想提前规划好,让孩子少走弯路。度过刚上幼儿园的焦虑后,让更多父母操心的就是幼升小了。“小孩明年上小学了,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判断幼小衔接做得好与坏?”“没做好幼小衔接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本期育人记邀请了从事幼教32年,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得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拱墅区运河名园长等荣誉称号的杭州市文澜幼儿园园长张芳为大家答疑解惑,并传授经验。

图片

  文一君: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们家长可以提供哪些辅助?

  张芳:还有一年就要上小学,孩子们在自我管理上要有较充分的准备,包括自我服务、规则意识、时间管理等。

  针对以上三方面给家长们提三点建议:

  首先,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及时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小抽屉或者储物盒。除了有整理的意识,还要给予孩子一些整理收纳的方法,比如分类法,大小排列法等,把属于孩 子的责任还给他。

  第二,多带孩子去体验生活中的规则。比如做核酸戴口罩,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坐地铁在两边排队等候,车门开了有序上车;过马路要看信号灯耐心等候。要让孩子在真实生活体验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并能遵守规则。

  第三,年龄小的孩子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他们只会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正在发生的活动中。让孩子有时间观念,不仅仅是认识时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建构时间的可预测性认知。如定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游戏和运动,这些小事如能坚持落实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

图片

  有规律的时间观念,会有助于形成预测时间的心理,从而形成安全感,人也会相对稳定下来。

  文一君: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那么,幼小衔接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幼小衔接做得好与坏该如何判断?

  张芳: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一方面欣喜于自己长大了,有一种自豪感。一方面又对即将面对的陌生环境会有点小担心。

  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积极面对小学生活,在感知自己长大的同时,又具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要关照到孩子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面发展,涉及情绪、交往、习惯、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

图片

  好的幼小衔接,不是在入学前几个月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强化训练,衔接是蕴含在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是顺应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社会领域”的目标二中提出“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4岁幼儿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4—5岁幼儿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5—6岁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由此可见,好的幼小衔接是在孩子发展的每个阶段循序推进的。

图片

  文一君: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如果没有做好衔接的话,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张芳:没有做好衔接的话,对孩子们来说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样的不适应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有的会在人际关系上受到影响,有的自我服务能力弱常落下课本或学习用品而影响学习效果,还有的因为不适应产生手足无措的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图片

  举个例子,我园去年大班一位叫阿R的男孩子,认识很多字,对数字也很敏感,但是情绪不稳定,在集体生活中会以各种方式寻求大家的关注。

  我园和阿R的家长沟通后了解到,家长把重心都放在正读初三成绩优异的哥哥身上,阿R被关注的需要未能在亲子关系中得到很好解决。于是,在进入小学后,阿R经常用尖叫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为此,小学班主任也想了很多办法来稳定他的情绪。

图片

  文一君: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咱们文澜幼儿园又是如何做好即将升入小学儿童的幼小衔接工作?

  张芳:我们文澜幼儿园大部分孩子都会入读相邻一条街的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因此,我们和这个小学建立了“幼小协同”的长效机制。每年6月和9月,我们双方会做一次深度沟通。

  我们的老师会在9月开学第一周进入小学跟班观察,了解这一周孩子们在小学的适应情况。

图片

  比如这学期初,我们两位老师在小学一年级跟班观察,发现孩子们的能力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在物品管理能力上尤为明显。

  其中,物品管理能力好的孩子,比较有序,能快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而物品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做课前准备工作,课间十分钟既没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也没能享受身体和情绪的放松。

  我们的老师回来后就会跟大家分享他们在小学的观察。于是,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关注每个孩子储物抽屉内的物品摆放和整理情况。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孩子进行整理,并适时交流分享,让孩子慢慢形成抽屉物品管理的良好习惯。

图片

  6月,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的老师也会进入到我们幼儿园观察、了解孩子们的活动,调整小学生在前几周学习和生活节奏,让每一个孩子顺利过渡。

  我们希望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让衔接更加科学合理。

图片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