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县委书记高校“开讲” :一堂读懂中国的“金课”

2019-03-23 18:33:01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一讲现场。 张斌 摄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一讲现场。 张斌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23日电(王逸飞 童笑雨)“终于盼到这一天。”22日晚,站在浙江大学一间会议室讲台上的该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说。

  当日,“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一讲在浙大“开讲”。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委书记周向军作为“开讲人”,为高校学子带来了一堂有关县域治理实践的生动课程。

  县(市、区)一把手直面大学生,这样的课堂搭配在中国并不多见。作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的发起人之一,郁建兴坦言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

  一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梦想,衍生于时下县域治理所面临的新形势。

  “郡县治,天下安。中国的县域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县域治理能力也是中国治理的核心竞争力。”郁建兴说,县政府是中国具有最充分完整财政预算权的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都市圈经济的发展,中国县域治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谈及乡村振兴战略,郁建兴直言,如何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是县域治理面临的“大考”。“和以往只聚焦‘三农’问题不同,乡村振兴不仅要有产业振兴的‘面子’,也要建好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体系机制的‘里子’,需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既是县域治理的机遇,也是挑战。”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大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 张茵 摄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大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 张茵 摄

  在他看来,摆在浙江各县(市、区)面前的,还有不同阶段的省情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以县城、中心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县域经济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的主战场,并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而时下,该省正全力打造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

  “过去四十年,县域经济是浙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在如今浙江转向都市经济的过程中,它该如何实现新的发展,非常值得探索。”

  对于正式开讲的“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郁建兴介绍,其将通过邀请在中国县域治理有一线执政经验和深度思考的县域工作主要负责人或相关领导干部走上高校讲台,围绕“县域治理”主题,与各界贤达、青年学生对话,解读时政热点,解答政策疑惑,展示地方经验,辨析难点痛点,推动县域善治。

  “我们经历了从山坳里看中国到从村庄里看中国的转变。现如今,我希望能从县域里看中国。”在郁建兴看来,“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就是一个帮助各界“读懂”中国的载体。在这里,不仅能挖掘出当前中国县域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还能借由全国范围内具有优秀治理经验的县(市、区)领导分享的经验,寻找县域治理难题的最优解。

  在郁建兴的构想中,推动“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这门“金课”在浙江大学实现常态化、品牌化、可复制性,从而产生实质性效应是终极目标。

  他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期待能邀请1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来到这个讲台传播和扩散县域治理经验,展示中国县域治理的现状,从而为学者提供研究真实中国的素材,让县域治理工作者和参与者更好地践行县域善治。”

  据悉,“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完)

[编辑:周其]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