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24日电(奚金燕 许俊涛 黄作巧)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重要方向,“双碳”时代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之一,水资源循环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水处理的终端,也作为再生水源地,肩负着“污水变清流”的环境责任,是助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
成都公司是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中大环境”)下属子公司。公司分为南厂(一、二期)、北厂(三、四期)两个厂区,设计处理规模9.9万吨/日,服务面积32.6平方公里,承担着新都区50%以上的污水处理任务,是四川省第一家采用BOT模式运作的水务项目。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东北部,与青白江区接壤。流经新都区的毗河,不仅是都江堰渠系的灌排两用河道,而且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之一,是新都区打造环城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都区重要的产业轴、生态轴、文化轴、空间轴。
作为新都区的重点环保企业,成都公司为治理水污染、保护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打造“生态新都”“绿色新都”“幸福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成都公司—新都金海净水厂,厂区建筑物错落有致,污水处理设施与绿化景观相互交织,整个厂区以“去工业化”为基础,呈现一派绿色生态景象。
成都公司原采用DE氧化沟工艺,原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中的一级A类标准。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物产中大环境领导班子亲临成都公司现场督查各项工艺指标,严抓安全生产,根据环保特点启动了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工程采用前置反硝化多级AO生化池+二沉池+混凝池+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工艺,出水稳定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
提标改造后,成都公司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更加稳定,出水水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削减,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打造新都区的“绿水青山”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同时,在物产中大环境党总支的积极部署下,逐步搭建数智水务系统,将传统管理模式转向数智管理模式,助力水资源循环使用降本增效。
不仅如此,成都公司作为多家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秉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培养更多环保人才”的理念,积极配合各大高校开展实践学习与技术交流活动,为学生了解生产运作、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运营管理等内容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有效联合,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成都公司将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山绿水”守护者,助力生态保护,共创绿色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