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日电 (张斌)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退役军人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强军兴军事业。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在前不久刚揭晓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模范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上,宁波有2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家单位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的佳绩。
军创企业家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以创新谋定未来;转业军官建功新岗位,服务基层所需;“兵支书”深刻融入乡村振兴大潮,助力家乡面貌换新;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军休干部退伍不褪色,用亲身经历讲述过去的故事,激发改革攻坚的精神力量……在宁波,退役军人主动担当作为,成为地方改革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军创企业家:创新谋定未来
历时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博士丁少春带领团队研发的立体成像声呐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军工转向民用,凭借硬核技术打开海外市场,是他勇攀高峰精神的生动体现。
程归兵曾是特种兵,于2013年创立宁波诠航科技有限公司,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致力于智能巡检机器人、智慧交通、物联网等方向的技术研究。
短短几年,公司就推出包括隧道巡检机器人、移动式预警巡逻机、地下综合管廊机器人等一系列行业创新应用产品,被认定为宁波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宁波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上,不乏像丁少春、程归兵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军创企业家。
截至2023年年底,在中国500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秀企业中,都能见到宁波军创企业的身影。在历届全国军创大赛上,宁波军创企业获奖总数也居全国、全省第一。
转业军官:建功新岗位,服务基层所需
自2005年从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部转业后,王光明进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工作。
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不畏困难,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主导的“粪渣资源化利用深度研究”课题成果显著,荣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而他也成为该领域的中流砥柱。
转业军官凭借在部队养成的优秀品质,投身地方后,在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立潮头、创新争优,充分展现军人的非凡风采。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消防救援站站长张方军作为基层消防救援的一线指挥员,在各类灭火救援战斗中,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早在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就主动请缨,随同部队快速反应,始终冲在救援的第一线,和战友先后救出13人。
退役军人张建儿在担任中共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以来,构建起一个“一联盟、双中心、十基地、百站点”的党员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他们只是广大转业干部的缩影。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熔炉淬炼”不变本色的光芒,展现出“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的时代精神。
“兵支书”:融入乡村振兴大潮
象山泗洲头镇墩岙村党支部书记鲍英钱正忙着跟进墩岙村乡村治理学院的工程建设。他从纷至沓来的取经者中“嗅”到新契机,借乡村治理培训助推村庄发展再攀新高。
从部队退役后,鲍英钱当了近30年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凭借在部队练就的政治敏锐性,2003年,他率先推出干群说事模式,之后发展为村民说事制度,打开村庄发展的新局面,通过打造出特色文旅精品线,吸引八方来客。2017年,村民说事制度再结硕果,拉动乡贤投资民宿,村集体收入与村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
时代变迁,但“兵支书”始终敢于作为善破难,以创新之策引领乡村振兴。
在奉化区西坞街道雷山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四海于2017年集思广益,成立乡创基地和名师工作室,拓展成立盆景、来料加工、民宿等12个特色产业经济合作社,成为村民共同富裕“策划师”。
时代在变,但“兵支书”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承诺从未改变。
退役军人志愿者: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
今年4月29日,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宁波市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孙嘉怿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自2017年公开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项目以来,她从“一人独行”到“率众同行”,与团队400余位寻亲联络员一起,为1515位客葬异乡的英烈找到亲人。近年来,她还先后发起为烈士画像、为烈士修遗物、为烈士修复照片、为烈士家属提供祭扫陪伴等活动。
在宁波,退役军人志愿者已成为该市200余万注册志愿者中的生力军。他们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新内容,挖掘志愿服务新力量,梳理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鄞州区退役军人“Yi家人”志愿服务队把目光瞄准南高教园区的大学生退役军人,于2023年率先成立“Yi家人”大学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联盟,截至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350余人;成立于2017年的北仑区北仑浃江行社“八一吧”老兵互助团,则借助辖区村社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相关街道服务站的触角,挖掘当地退役军人“领头羊”……
军休干部:退伍不褪色
4月10日,宁波市军休老年大学“红烛思政”讲师团队给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上了一堂以“弘扬英雄精神,守护平安中国”为主题的思政课。和传统授课不同,这堂课通过面对面访谈,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变“低头”为“抬头”。
为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已是花甲、古稀之年的军休干部主动拥抱新形式、新技术、新平台,让思政教育变得好看、好听,好学、好记。
就在今年“七一”前夕,宁波市军休二中心的军休干部结合自身在思想清正廉洁方面的独特优势,自编自导自演“清廉军休薪火相传”情景剧,用演技征服观众。该微视频在本地主流媒体发布后,浏览量超过5万人次。
“八一”前夕,抗美援朝老战士樊金然、爱心助学老奶奶胡瑞芝、全国三八红旗手赵秀洪等7名军休干部更是走进演播室,坐上主播台,分享自己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和感悟,神采飞扬。
不断拥抱新技术,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形式的背后,是军休干部那颗依然炽热的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心,是“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