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26日电(王逸飞 郭其钰)平安是“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的必需品,于浙江而言也是不断提升共同富裕成色的重要着墨领域。在探路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进程中,以“平安浙江”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写下新的章节。
“以前被楼上的滴水声吵得睡不着,现在雨棚加装隔音垫后就好了。”诸暨市暨阳街道江新社区的朱阿姨,近日在社区“平安驿站”站长的帮助下,在片区网格员、调解员的协调沟通下,与邻居经友好协商,解决了自己的烦心事。
这样的“平安驿站”在该社区还有十余个。驿站由散落在社区各处的小店变身,在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基础上,也成为收集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这是浙江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缩影。
60多年前,诸暨枫桥镇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推进“平安浙江”建设20年来,浙江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其始终。尤其是去年9月被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以来,该省为持续擦亮这张“金名片”,采取了一系列切实举措。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卫中强介绍,一年来,该省坚持体系化谋划推进,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熠熠生辉。例如省委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提炼概括“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的实践特征;出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决定》,指导绍兴等地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形成《东方经验新表达》《新时代“枫桥经验”浙江实践100例》等一批成果。
同时,浙江坚持法治化预防化解,不断提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能力。其率先推开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充分发挥法治的定分止争作用;全面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规范化建设,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53万余起,平安法治平台协同流转处理社会治理事件728.5万件,办结率达96.17%。
通过推进一体化全域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也在持续巩固。卫中强说,“我们一体推进‘枫桥经验’在城市社区、海岛渔区、网络空间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广湖州‘德清嫂’、杭州‘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红茶议事会’、丽水‘平安丽姐’等基层治理品牌,推出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100个,4个典型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
深化“浙江解纷码”、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等改革,迭代“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强省,浙江还借数字化赋能增效,让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
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看向20年来的“平安浙江”建设,浙江有何变化?
卫中强将其总结为从四个“最”——浙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成为群众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最可喜的成果是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路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常态长效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最深远的影响是“大平安”理念深入人心。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该省不断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体系,刑事发案、命案和道路交通、火灾事故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从20年前的90.8%上升到去年的98.88%。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些年,浙江以“除险保安”长效机制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项目化推进平安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织密“食药环知”民生防护网,持续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探索形成常态长效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方面,浙江在全国率先发布的省级“平安指数”正是代表举措。
杭州95.45,宁波95.70,温州96.91,湖州97.06……这是最近一期“平安指数”中,浙江各地的“成绩”。
该指数是衡量浙江省平安建设状况各项客观指标的综合相对数,涵盖市域与县域两个层面,每月向社会公布,全面反映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经济金融、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安全状况。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除“平安指数”外,浙江颁布施行《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等法规文件,创新“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杭州亚运会安保模式,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实施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三张清单”,深化“最多跑一地”“执行一件事”“车检一件事”“民呼我为”等系列改革,推动平安建设的理念、制度、机制全面跃升。
“抓平安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已成为全省上下一以贯之的共同理念;各级党委坚持定期分析社会稳定形势,一体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诸多领域安全;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卫中强如是阐释“平安浙江”建设给浙江带来的深远影响。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记者获悉,在提出2035年实现“三个再”“五个更”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目标的背景下,浙江未来将推进政治安全首责、矛盾风险治源、数字科技赋能等“八大工程”,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上下功夫,推动平安建设成果更加可触可感可及等,努力绘制更为出彩的平安建设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