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2024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在杭州举行
2024-12-09 22:42:30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9日电(林波 杨志平)日前,“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00余位中学校长、教研工作者、教师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探讨人工智能于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探寻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可能方向、可行路径与实操之策。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树锋表示,AI正广泛深入地渗透至教育领域,将对知识获取方式、教学结构、教学范式、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变革等带来系统性、颠覆性变革,“大力推动AI发展及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必须清醒、超前地看到AI带来的挑战,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随着AI迅疾扩张,作为人类重要的知识生产与价值传承体系的人文学科,同样正经受深刻改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阮勇斌通过自身在阅读《诗经》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让学习变得更有趣的实例指出,AI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元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提升学习者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于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将从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与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六个方面逐步深入推进。

  本次论坛从理论建构、实践案例两个维度积极回应。

  理论建构方面,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强调,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知识观、学习观及教师角色,未来知识生产方式呈群智协同创新的特征,学习模式趋于独立化、个性化、差异化。

  顾小清说:“教师们基于AIGC开展创新教学,需警醒,学习不仅仅关涉‘知识’,更是有关于体验来源去路,建立意义的过程。”

  实践案例方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逻辑专委会常务委员、华院计算创始人宣晓华结合“虚拟人教师”“交互式虚拟教师”“云端编程系统”“AI代码助手”等创新应用案例,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助力智能教学、促进智能校园管理等方面蕴藏的潜能。

  杭州市钱学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杭州市时代小学党支部书记唐彩斌,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北川初级中学校长赵文,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分别从学生身心健康涵养、智慧校园实施、创新人才培育等角度,分享了在办学教学实践中融入AI技术的经验与心得。(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