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9日电(曹丹)近日,“乡村旅游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杭州余杭。在径山寺、五峰山房民宿、径山花海、大径山未来集市等特色点位,采风团实地了解“乡村旅游看浙江”的径山实践,感受千年禅茶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近日,游客在余杭花田拍照。 (主办方供图)
五月的径山,茶香氤氲。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余杭区径山“五峰山房”民宿主理人章红艳忙得脚不沾地,“民宿房间提前一周就被订满,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茶、炒茶、宋代点茶,甚至门口道路拥堵长达一小时”。
从民宿初创时一年仅接待50名游客,到如今年接待量达1.8万人次,章红艳的经历正是径山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径山,因茶而兴。作为“日本茶道之源”和径山茶宴发祥地,1200余年的禅茶文化底蕴,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
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介绍,村里3000余亩茶园年产茶7万余斤,产值超亿元,带动村民人均收入超6万元。
“径山茶宴”复原唐代茶礼,宋代点茶体验让游客穿越时空;茶筅制作等12个非遗工坊,将文化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项目;茶衍生品开发至六大类近百种,抹茶瓶盖、茶面膜等创新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
“过去游客直奔径山寺,如今更多人愿意留在村里体验茶文化。”俞荣华说。
径山村打造“禅茶第一村”,108家民食民宿和文创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村里成立的旅游公司整合闲置资源,开发“径灵子”IP和数字VR旅游项目,串联起十大禅意场景,使游客停留时间从6小时延长至1天以上,消费贡献率提升至50%。
同时,数字化更是赋能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
“大径山村如诗如画,也自成诗画。”此前,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调研中表示,径山要立足禅茶文化优势,打造“山水、田园、村落相得益彰”的大美格局,通过“茶天下”业态延伸产业链,让传统村落既守牢“老底子”又频推“新业态”。
径山的蜕变彰显了“文化兴则乡村兴”。
如今,村里设立青创客共享空间,推出“乡创十条”政策,吸引数百名大学生返乡,“年轻化”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我们正着力将乡村资源与文旅大IP结合,打造微度假首选地。”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芸表示,从“五一”到“十一”,该区将推出天空跑、音乐会、研学课堂等活动,让“乡村让城市更向往”从口号变为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