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1日电(曹丹)AI批量生产万字长文已成常态,但内容缺少“人味儿”也是其局限性所在。更懂受众和内容的AI长什么样?
在浙江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叙事表达系统名师工作室团队正在探索突破这一难点:以叙事表达系统为运行逻辑,创建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让“人人会叙事成为可能”。
“AI好比是那支‘神笔’,叙事表达系统则是操作内容生成的‘马良’。”近日,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叙事表达系统创立者程振伟接受采访时揭示两者关系。
这一系统的诞生,得益于他多年来对宣传痛点的深刻洞察。能否梳理、归纳、总结一套叙事系统,让宣传内容捕获受众注意力?
于是,程振伟开始了理念化“再出发”,并在工作中梳理了“四讲”理念。
“讲清楚”是核心基础;“讲明白”即把复杂信息变得易懂、亲切;“让人感兴趣”诉诸情境感和细节感;“讲得激发人动力”则赋予受众参与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近日,工作室举行叙事表达论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图)2025年,乘互联网东风,程振伟带领团队开始了AI应用的创建摸索。
经过4个月的研发,如今,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已开启内测。只要输入问题,1分钟内便能生成答案。大模型严格依照叙事表达系统要求,从“四讲”理念出发,逐步、逐点分列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该系统实现了从‘我说你听’到‘共情共建’的范式转变。”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汉江师范学院“红笔”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胡文江认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开发,是当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
此外,该工作室团队还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叙事共同体,目前拥有近10家大中小学校会员单位。
未来,程振伟希望,在不断地试验、实践中,为叙事表达系统“查漏补缺”,完善理论知识。同时,带领这一系统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国际传播,助力中国叙事体系建设,让中国故事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出去”“走进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