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19日电(林波)“在《飞天》之后,我们正计划打造音乐剧《春江花月夜》。”6月18日晚,音乐剧制作人、被誉为“中国音乐剧教父”的李盾接受专访时表示,其团队计划根据杭州宋韵文化特色,打造原创音乐剧《春江花月夜》。

6月18日,李盾接受采访现场。 林波 摄
6月19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学院和音乐剧中心在杭州揭牌。现场,李盾受聘成为音乐剧学院筹建负责人及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
作为行业领军人物,李盾制作的作品堪称中国音乐剧发展史的缩影:开创民间故事改编音乐剧先河的《白蛇传》、奠定中国原创音乐剧里程碑的史诗之作《蝶》、荣获第18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Grand Price大奖”的《飞天》……
“我做音乐剧有3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完成东西方文化的转换。”1988年,年轻的他在观看音乐剧《猫》和《悲惨世界》后深受震撼,萌生了一个“幼稚”却坚定的念头,“用世界通行的音乐剧语言,讲述我们东方的故事”。
李盾直言,要让西方观众理解并喜爱东方的故事,生硬的拼接是行不通的,必须实现深度的“融合”,“东方美学的现代化表达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核心竞争力”。
他以近期正在巡演的《飞天》为例,该剧从2016年开始立意创作,走过8年创排路,在音乐、剧情、服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打磨,将敦煌壁画中凝固千年的艺术瑰宝转化为鲜活的舞台叙事,“例如,凝固在石窟壁画上的飞天乐舞,描绘出一幅融汇中西乐器的音乐盛会,一个繁花锦簇、和乐共融的世界”。
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年音乐剧场次达到1.7万场,票房超过16亿元人民币,观众人数超过700万人次。
李盾观察到,当前中文原创音乐剧数量已超越引进版,制作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东方美学的重要载体,尤其受到年轻观众追捧。但他也指出,行业仍面临制作成本高、票房压力巨大、复合型人才短缺等瓶颈,尤其缺乏集“教学实践、原创孵化、市场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平台。
在他看来,揭牌的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学院正好打破这一瓶颈,未来学院将聚焦生产、表演、传播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与海内外顶尖剧院、制作机构及艺术团体携手合作,围绕音乐剧人才所需的表演、声乐、舞蹈这三项核心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我们的音乐剧中心,不仅是传统的演出场馆,更要成为‘中国音乐剧创作中心’。”现场,据李盾透露,他将结合杭州独特的“山水诗境”与“宋韵风雅”,打造原创音乐剧——《春江花月夜》,“杭州蚕桑丝韵的柔美、龙井茶事的清雅、南宋书画的留白气韵等,都可以转化为流动的视觉语言与情感符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