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21日电(奚金燕 徐敏 张洁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浙江赛默制药有限公司来说,得益于“科技副总”的加盟,企业如同插上腾飞翅膀,不断开出“创新花”,结出“产业果”,激荡起澎湃发展新动能。
赛默制药的“科技副总”是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华开发区”)加快人才“双聘”优化创新生态链的实践结果。
“赛默制药是一家提供优质高效CDMO/CMO服务的开放、合作、共融的平台型企业,主要为药企提供解决方案,对人才资源需求较为迫切。”金华开发区组织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为推动人才资源与民营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对接,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双聘工作,建立“企业需求+专家人才”数据库,通过精准匹配畅通企业技术研发骨干与高校产业教授的互通路径,同步举办产业对接会、落实科研项目立项倾斜政策等,致力构建“需求牵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链。
通过金华开发区的“双聘”机制,赛默制药从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引进青年人才担任“科技副总”,牵头开展技术攻关,聚焦以微针药物递送为代表性的高端透皮给药技术,成功在大剂量和长时微针给药技术的转化实现突破。该项目不仅加速了该公司高端透皮制剂的研发进程,填补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空白,更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治疗新选择,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前景。

“科技副总”带队在企业一线攻克技术难题。金华开发区 供图
“如今的校企合作不再是‘蜻蜓点水’,而是通过‘双聘’机制形成了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企业也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赛默制药总经理秘书胡多多表示。
“通过‘双聘’机制,高校专家将科研优势带入企业,助力技术升级;企业专家则将产业需求反馈至高校,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代伟看来,“双聘”机制不仅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还为校企共建全链创新生态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悉,金华开发区的“双聘”机制以解决产业链共性技术难题为导向。“一方面,在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由‘科技副总’将牵头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端转化。另一方面,产业教授则参与课程设计、学生指导,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金华开发区组织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建立后,既缩短了研发到应用的周期,也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整合。
截至目前,金华开发区通过“双聘”机制已覆盖73人,其中“科技副总”59人,促成技术合作项目73个,其中4个项目实现产业化、预计年产值超亿元。
下一步,金华开发区将围绕“两新”融合发展目标,持续深化人才“双聘”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领域与规模,力争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实现新突破。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和生态优化,进一步做好产学研供需对接的双向赋能文章,推动更多高校与企业“联姻”,激活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