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探路年轻城区城市更新 杭州余杭因何选择“场景营城”?
2025-07-17 00:53:05   来源:中新网浙江

  杭州市余杭区。谭琴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6日电(记者 王逸飞)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度召开,明确将推进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不仅是各大城市需面对的命题,对本世纪以来由新型城镇化催生的大量新城新区而言同样重要。在浙江,杭州余杭日前便启动全新尝试——创新推出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需求清单”与“能力清单”),通过向科技创新要空间,探索年轻城区城市更新“新路子”。

  城市机会场景是政府主动开放各领域真实需求,为企业技术、产品等提供具体应用环境,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的机制。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因何落子此处?结合当地实际和谋划看,对三个关键词的把握成为其“场景营城”的底气所在。

  “因地制宜”

  在城市更新这篇大文章中,新城新区与传统大中型城市的“主题方向”相同,但“写作手法”又有差异。对余杭而言,落笔城市机会场景正是“因地制宜”之举。

  这体现在“场景营城”符合其城市发展阶段特征。

  位于杭州城西的余杭,是近20年来逐渐建设而成的城市新区。作为如今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其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界面,还是微观视角的公共设施均以“新”著称。这样的城市“外在”决定着其城市更新必然要向更“前沿”发力。

  余杭区发改局局长华建林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新需求不断涌现,传统的治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难以适应。“城市处处皆场景。场景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发展平台,通过主动释放政府主体需求,向市场主体开放更多机会窗口,可以加快构建更具前沿性、科技感和变革性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体现在“场景营城”可以用好城市底蕴优势。

  余杭的另一张“第一区”名片,是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这些年,在“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政府服务理念下,当地已成为科技企业的技术“试验田”、产品“首秀台”。例如在余杭城区,无人驾驶公交已行驶于大街小巷;当地与迅蚁科技进行医企合作,率先搭建起国内首个无人机运送医疗标本的“5G+医疗健康应用”项目……

  而今,余杭推出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一方面可借助产业集聚、政府服务环境的底蕴优势,让城市更新更为真实可感;另一方面,在华建林看来,这也有助于培养一批高成长性企业,让科技创新势更快转化为余杭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外国友人在位于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体验VR。摇慧敏供图

  “人民城市”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透过余杭的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不难看出,让城市价值回归本源,即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正是其题中之义。

  当地推出的“需求清单”包含20项政府侧主动开放的城市机会场景需求,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

  城市安全是人民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前提。以“需求清单”中列出的“余杭城市‘CT’平台”场景为例,余杭提出了多方面安全需求,比如通过车载拖曳式瞬变电磁技术,对地下空间深层塌陷风险隐患进行探测和排查,减少道路塌陷事件的发生;通过在重点区域布置传感器设备,利用多元化手段,构建管线运行安全“可感、可视、可控、可处置”的防控体系等。

  教育是余杭正全力做强的公共服务板块。在“智能科创教室”场景中,该区把“人工智能课程普及”“人工智能活动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育”等内容列入需求目录,着力满足民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

  此外,余杭公布的“能力清单”则集结多家省级实验室、新型科研机构和企业的20项技术解决方案,这些入选技术也有望为当地增进民生福祉打开更多新空间。

  例如在智慧养老领域,杭州骅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养老机器人进入“清单”。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养老机器人可实现情感陪护、健康管理、安全巡检等功能,节约机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在智慧医疗领域,“平扫CT+AI”多病筛查技术通过一次平扫CT可识别多种传统手段难以发现的病变,目前已应用于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症,骨质疏松、脂肪肝等慢性病,以及主动脉综合征等急症。

  余杭夜景。谭琴供图

  “强化执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

  “强化执行”,正是余杭为保障城市机会场景工作落实落地而着重发力的方向。

  在工作集成方面,余杭在区级层面统筹推进城市机会场景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按行业领域分别牵头负责各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挖掘、培育建设等;各平台、镇街及相关产业部门动态开展企业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模式对应用场景需求的梳理。

  制度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华建林介绍,余杭将深入探索政企合作、揭榜挂帅、企业捐赠、创新采购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比如我们正探索构建‘部门统筹—国企参与—市场共建’机制,积极鼓励国企会同场景领域牵头部门依法合规确定合作企业,对接提出合作方案,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城市机会场景建设。”

  围绕强化要素支持,当地明确将统筹使用区级科技创新、产业政策等资金补助,安排区级专项资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场景及社会民生类普惠场景;出台促进场景创新的配套支持政策,明确总体导向、重点领域、具体支持举措等。

  未来,余杭也将营造包容环境,对新技术新产品实施“包容期”管理和柔性监管等制度,允许在“试错”中寻找“试对”,营造支持场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