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29日电(奚金燕)受台风“竹节草”影响,29日至30日浙北和浙中东部等地部分有暴雨大暴雨。浙江省防指于7月29日15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为守护路网安全与民生出行,浙江多地闻“风”而动,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防台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治等各项防御工作,确保安全平稳度过台风期。
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舟山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舟山管理中心”)针对台风期间风险易发点位,对舟山跨海大桥陆域沿线开展全面排查,并对大桥沿线泄水孔、边坡截水沟开展“地毯式”清淤,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强化疏通效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同时,舟山管理中心做好特殊结构桥梁的巡查工作,对桥梁伸缩缝等重点设施进行深度清理,防止出现基础冲刷掏空、桥梁结构病害发展等情况。该管理中心还安排驻点无人机对大桥及沿线收费站设施进行全方位巡查,精准捕捉桥面异常和设施损坏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指标立即触发预警机制,用科技手段为桥梁安全加上“双保险”。

志愿者清点便民服务箱药品。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 供图
为保障高速主线道路及收费站所有序运行,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宁波管理中心”)紧盯所辖路段高挡墙、高路堤、桥隧涵洞、低洼路段及收费站等重要点位,开展“拉网式”密集排查,重点关注结构物安全以及积水隐患,提前采取加固、清淤、修复等防护措施。
依托“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宁波管理中心与高速交警、执法队、属地气象部门等共享气象预警、实时水位、主线路况等信息,并通过电子情报板、导航平台等渠道发布提醒,确保突发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当前,宁波管理中心6支应急抢险队伍共计130余人已处于待命状态;3辆大型排水车(总排水量达9500立方米)均已完成维护调试,可随时调用。

巡检员清理隧道进洞口排水沟。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台州管理中心 供图
按照恶劣天气防控工作相关要求,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台州管理中心借助无人机巡检、边坡监测系统动态监测主线道路状况,动态管控道路两侧边沟、涵洞、桥面排水沟泄水孔等排水系统。同时,建立24小时监测机制、视频轮巡预案,全面摸排13个灾害隐患点,并结合人工高频次巡查,提高高边坡、高路堤、临水临崖路段及上跨下穿桥梁、隧道进出口结构物及路基冲刷等关键部位的巡检频率。
浙江交通集团临海服务区全力落实防台防汛措施,“驿家人”服务队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密边坡巡查频次,对周边坡体实施重点监控。全面加固户外广告牌、标志牌、垃圾桶等户外设施。同时,该服务区重点加大服务区边沟、排水系统的清理力度,保障服务区排水畅通,加强值班值守,实时关注台风动态,依托“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加强与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的联系,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为保障公众安全便捷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在建项目也全力备战台风“竹节草”。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针对施工现场开展拉网式自查,聚焦隧道防排水系统、高边坡、工棚及塔吊等大型机械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全面排查隐患,定人定责,严格落实整改。甬台温改扩建宁波南段项目指挥部联合各参建单位,迅速组织对梁场、钢筋加工中心、生活区等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对高处作业区域、易受大风影响的设施设备,采取加设钢丝绳、增设挡板、架设缆风绳等措施进行加固;台州北段项目建立直达一线班组的应急响应群,确保出现险情时可在15分钟内响应到位。同时,运用视频监控、安全巡检记录等数字化手段,重点监控高边坡等风险区域,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轨道民生,城市动脉全力守护。台州畅行轨道公司对台州S1线全线15个车站及2座段场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排查200余套排水设备实施,深入7座区间废水泵房增设应急备用水泵,在8座高架车站地下消防泵房通道处增设防洪挡板设施,提升重点区域防汛能力。同时,对接触网等高处设备设施状态进行全方位登乘巡视,对区间无线通信设备、36块站台乘客信息系统屏等设备稳定情况进行加固确认,并检查全线99组道岔、249架信号机固定情况及相关线缆盒密封情况,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转。
防御台风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浙江各地正动态优化防御策略,严阵以待筑牢防御屏障,全力守护民众出行安全畅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