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6日电(胡丰盛)当千年古城遇见Z世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随着浙江德清乾元古城复兴工程迈入2.0深化阶段,一场由政协委员推动的“青春风暴”正席卷而来——将古城复兴的丰厚红利,切实转化为滋养下一代的文化教育甘霖与青年发展沃土。
15分钟服务圈 少年宫“嵌入”社区
“以前送孩子去德清县里少年宫,开车单程半小时,遇上堵车停车更头疼,周末像打仗!”德清县政协委员、青年作家陶娇在2024年民生议事活动中听到的居民“吐槽”,深深触动了她。依托古城复兴中焕然一新的社区空间,她奔走调研,提出在刚改造完成的未来社区开办全县首个“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提案,并成功入选当年乾元镇民生实事前三名。
短短6个月后,2025年7月1日,乾元镇青少年宫正式开班。这座795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客厅”,集围棋室、手工坊、书画室、影音厅及健身房于一体,首期暑期班即开设儿童画、硬笔书法、围棋等10类非学科课程共25个班次,惠及超300名青少年。“现在孩子下楼就能学书法,省心多了!”德清县南街社区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居民心声。该宫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盘活资源,成功打造出“15分钟青少年优质服务圈”。

小朋友们在少年宫学习。乾元镇供图
非遗进校园 唱响文化传承新声
古城复兴不仅重塑建筑,更激活文脉。在修缮一新的清代文保点马氏旧宅(马花堂),政协委员陶娇的调研建议促成其华丽转身——化身360度戏曲舞台。2025年,“湖州三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丽虹入驻,启动少儿戏曲传承计划,联动学校选拔培养30名“戏曲小传人”,通过戏曲进校园、下乡展演等活动,让传统艺术的魅力浸润童心。
如何让古城既承载历史,又涌动青春活力?当下,乾元镇启动青年入古城行动,着力构建“赵家弄—余不弄—丁家弄”青创区,打造强力“磁极”。原始瓷研发体验馆主理人毛晨安等一批创业先锋崭露头角,带动青年就业新风潮。
在政策引导下,青年创业者纷纷进驻,版画社、紫砂茶器工作室、汉服体验馆、特色民宿、主题茶吧与餐厅等多元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可宿可食可晤可娱”的活力空间。
“古城复兴的终极价值,在于让文化血脉在下一代心中流淌,让青春力量在历史街区中激荡。”德清县政协委员陶娇表示。从家门口触手可及的高品质文化服务,到非遗传承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再到青年创客为古城注入澎湃动能——乾元镇正将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转化为滋养当下、惠泽未来的蓬勃生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