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8日电(奚金燕 王海东 林颖)17日中午12时,浙江猫狸岭隧道外气温已达38℃,而隧道外的配电房温度计却指向45℃。巡检员李国城背着5公斤重的工具包,汗水顺着安全帽带不断滴落,在隧道壁洇开深色印记。这是他当天的第三次电缆沟巡检,只为确保这条甬台温高速咽喉要道的“神经脉络”畅通无阻。

李国城配电房巡检。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台州管理中心 供图
全长3.6公里的猫狸岭隧道内,400多盏照明灯、72组消防水泵、59个监控摄像头构成庞大设备网络。这里没有自然风,风机轰鸣声高达80分贝,闷热如蒸笼。李国城拉开被汗水浸透的反光背心,后背已析出片片白色盐渍。
当正午地表温度飙至42℃,隧道顶部的检修平台化作灼热“烤炉”。“90后”巡检员黄强系着安全绳悬在半空,徒手更换故障灯具。“灯泡表面超60℃,戴手套影响效率,烫手也得快换。”黄强说话间已完成一组更换。而在消防泵房,红外测温仪扫过水泵电机,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味,巡检员们的工作服早已湿透。“高温天故障率升三成,半点马虎不得。”李国城记录本上的字迹被汗水晕染开来。
夕阳为隧道口镀上金边时,巡检车缓缓驶离。车厢里,安全警示牌、绝缘手套、不同规格电缆等物资码放齐整,空矿泉水瓶已积攒十余个。这群“隧道医生”用日均4小时的炙烤坚守,守护着2万辆车的平安通行。
据悉,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台州管理中心辖内共有特长隧道10座、中短隧道33座。面对酷暑,高速巡检员将重心转向线路老化检测、设备散热监测。“我们多一分仔细,司乘就多一分安全。”黝黑皮肤与浸透汗水的蓝色制服,成为隧道守护者的夏日勋章。当被问及艰辛,他们只是朴实地回应:“职责所在,该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