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浙江首创“小过快处”执法办案模式 助力市场经营主体稳健发展
2025-08-28 00:02:17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27日电(奚金燕 夏燕)“因销售一瓶78元的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施工现场未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且首次违法被罚4万元”……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以“小过重罚”为代表的争议性行政处罚案件,屡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这些主观过错较小、客观情节轻微、事实认定简单的案件,如何实现快速、公正处理,避免“小过重罚”?8月27日,浙江省市场监管深化服务型执法暨“小过快处”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湖州吴兴举行。

浙江省市场监管深化服务型执法暨“小过快处”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主办方 供图

  浙江省市场监管深化服务型执法暨“小过快处”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主办方 供图

  会上获悉,浙江正创新推出“小过快处”执法办案模式,以高频“小过”事项为切入点,通过开发上线掌上执法模块,实施“快处”,推动市场监管执法走向更高效、更规范、更温暖。目前浙江已梳理形成首批9个高频“小过”事项清单,通过“小过快处”执法办案模式结案347起,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24.76天,较去年提速60%以上。

  率先“破题”为基层和企业双向减负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经营主体,关系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

  近年来,市场监管领域内针对“标识标签”“过期食品”等高频轻微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高额利益,故意购买相关商品后要求商家支付赔偿。

  这些行为,既侵占消费者正当诉求维权渠道,也影响了经营主体,特别是百货店、小超市等“小、散、弱”主体的正常经营秩序。对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按照传统模式办理此类案件,周期长、流程多、效率低。

  “处理类似案件,占用大量行政资源,一些主观恶意明显、挑战道德底线、危害公共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反而得不到及时深入有效打击。”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相关负责人透露。

  如何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实现“短、平、快”地处置类似问题,成为基层执法的一大挑战。

  今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明确了12类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不罚免罚条件。聚焦贯彻落实“两张”清单,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出开展“小过快处”试点。

  今年3月,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试点正式启动。据悉,这项创新举措明确将主观过错较小、事实简单、情节轻微作为“小过”界定的要素,梳理完成了“过期食品”“食品标签”等9个高频“小过”违法事项,并配套开发“小过快处”掌上执法办案模块,在“浙政钉”嵌入程序入口,实现现场检查、证据采集、笔录制作、文书送达、电子签名等全流程线上办理。

  数字赋能 基层执法走向“精准轻快”

  首批试点中,浙江各地结合实际,在框架内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升“小过快处”模式的适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我们执法人员通过‘一套指引操作、一套标准文书、一次数据录入’,大幅提升执法效能,集中攻坚解决涉案主体‘首违’确认、涉案物品处置、在线固证等关键问题。”湖州市吴兴区局局长王道文介绍。

  此前,该局曾接到一起举报,称辖区某小超市涉嫌销售过期预包装食品。执法人员现场核查发现该小超市货架上确有若干包过期辣条在售,随即通过“小过快处”数字办案系统完成证据固定,随即联系店铺经营者,在线制作电子现场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

  考虑到经营者系首次违法,针对本案轻微违法、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等特点,执法人员严格依据事实和法律,最终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并对经营者进行警示教育,指导其建立过期食品定期清查台账,从源头防范过期食品销售风险。

  超市老板表示,他自己也没注意到食品已过期,本来因为10块钱的生意,要面临上万元的罚款。通过这次免于处罚,也给他敲响了警钟。

  在台州路桥,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构建“数据驱动、智能筛查、精准打击”案源挖掘新机制,依托12315投诉举报数据平台,快速剥离出可能涉及“小过”行为的线索池,建立风险指数模型,变“盲目巡查”为“精准打击”。

  试点中,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聚焦案件高效办理需求,推行“首办负责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将案件办理全流程压缩至20天内,较同类案件办理提速77%。同时配套研发“时限精灵”小程序,对“小过快处”案件的关键节点实现提前预告和临期预警加快案件流转速度。

  宽严相济 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浙江省首批试点事项均已实现案件“零”的突破,案件查办成效明显。已经办结的347起案件中,免予处罚的案件有327起,占比94.2%,累计减免罚没款187.6万元,实现“零复议、零诉讼”。

  得益于案件查办时效桎梏的破解,“小过快处”结案案件的案均办理时长缩短至24.76天,案件审批时间缩短至0.69天,较去年同类案件平均审核时间的2.36天,实现了大幅下降。

  “有了统一的裁量基准和数字工具,就像有了‘说明书’,让我们办案更有底气。”采访中,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队队员王璐表示,通过严格规范掌上执法流程,在手机终端上进行无纸化操作,执法人员可以采取填空式或选择式在线填写,后期相同内容直接抓取,避免反复操作,大幅减轻了工作量。

  更为重要的是,“小过快处”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取证要点、裁量标准,引导一线执法人员更加注重证据收集,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水平。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之以恒抓好统筹协调、案件查办和宣传引导等工作,扎实推进服务型执法和“小过快处”执法模式落地见效,进一步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