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28日电(傅飞扬)近日,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红星街道外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村事社办”专窗前,来自当地鸬鹚乡的刘阿姨提交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申请材料。“在社区也能办老家乡里的事,真方便。”刘阿姨说。

景宁“村事社办”现场。景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随着山区民众务工、搬迁进城的脚步加快,“人在县城住、事回乡难办”成了新的民生痛点。不少像刘阿姨这样的搬迁民众,户籍仍在老家,办理社保、民政等事务时,常常要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
面对这道城乡融合的“必答题”,景宁县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村事社办”城乡集成服务模式,让公共服务主动向民众靠拢,精准抵达民众身边。景宁统筹县乡资源,引导12个偏远乡镇长期入驻城区各党群服务中心,7个乡镇灵活进驻,与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域外服务点结对,织就一张“1+1+8+N”的城乡服务共享网,偏远乡镇民众办事告别“返乡跑”。
同时,聚焦民众高频办事难题,景宁精准梳理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27项“村事社办”全域通办事项清单,在社区专窗实现“一窗受理”。如今,景宁19个乡镇的业务骨干联合社区专职社工联动代办,公安、民政、人社等12个部门业务骨干定期下沉社区,面对面指导、点对点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在家门口为流动党员、搬迁民众办理事项3900余件,服务1.4万余人次,真正实现“就近能办、多点能办、少跑快办”。
“村事社办”不仅解决了办事难题,也拓宽了家门口的“共富路”。走进景宁团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自毛垟乡的陈大叔带来的番薯面、笋干等通过“社区团购”直接端上了城区居民的餐桌。目前,景宁各乡镇特色山货和“共富工坊”的100余种优质产品已在9个党群服务中心上架代销,累计售出9000余份,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
从“两地跑”到“就近办”,从“致富愁”到“增收乐”,景宁“村事社办”的创新实践,不仅打破了城乡服务的“无形山岭”,更延伸了党建引领的“服务触角”,一幅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温暖画卷正在畲乡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