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跨越时空寻答案 浙大暑期实践团叩问抗战胜利之源
2025-09-01 21:53:02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1日电(曹丹 康佳欢)抗战为什么赢?暑期期间,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社会实践团师生,奔赴全国多处抗战遗址和纪念地,在与历史的时空对话中,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

近日,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朱村钢八连抗日纪念厅。(浙江大学供图)

  近日,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朱村钢八连抗日纪念厅。(浙江大学供图)

  在山东省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朱村,一段延续80余载的深情,让师生们深受触动。每年春节,朱村百姓会把家中的第一碗饺子,献给当年为保卫朱村壮烈牺牲的24位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战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把人民安危放在首位,为保护群众奋不顾身,也因此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这正是抗战胜利最坚实的力量之源。”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席艺文感慨道。

  走进延安的窑洞群,简陋的环境让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学生郭东杭感慨万千,“在这一方方朴素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党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民族大义,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农民、团结知识分子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5月,《论持久战》从这里诞生,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专题展以300余件历史实物、400余张老照片,展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战的历史画卷。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张灵眺凝视展品良久,“这些实物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不是孤军奋战。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在作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从卢沟桥畔到延安革命旧址,从沂蒙山朱村到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师生们一路行走、一路聆听、一路感悟。

  随着寻访的深入,“抗战为什么赢”的答案也愈发清晰。

  日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师生撰写的《抗战为什么赢》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卢军霞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师生的专业优势,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