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4日电(蓝伊旎 赵雨凡 郑宇航)日前,杭金衢高速上一辆装载腻子粉的货车发生侧翻,袋装货物铺满三条车道。路面温度高达60℃的现场,浙江交通集团萧山拯救大队的队员立即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清障作业。

萧山拯救大队队员开展施救作业。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 供图
“快!抢通第二车道!”施救班长俞建均第一时间发出指令。汗水从他黝黑的脸颊滑落,在沾满灰尘的工装上洇出深色痕迹。队员陈宇乐蹲在车底,双手直接探进腻子堆中清理。“这腻子吸汗,沾在身上跟涂了胶水似的。”他抹了把脸上的汗,额角的腻子粉与汗水混在一起,在脸颊上画出几道滑稽的白痕,引得队友们短暂笑了两声,又立刻投入工作。
从拖车牵引到驳货转运,经过数小时奋战,当最后一袋腻子被装上车,队员们望着畅通的车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一位过路司机降下车窗喊道:“小伙子们,辛苦啦!”陈宇乐抹了把汗回应:“应该的!您注意安全!”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今年4月,杭金衢高速萧山东收费站一辆货车传动轴脱落撞破油箱,“90后”队员陈启洋毫不犹豫地趴进油污中操作,双手在车底摸索排查,领口袖口沾满黑黢黢的油渍。柴油顺着车缝滴落,溅在他的脸上和衣服上,他简单擦拭后继续作业,短时间内完成固定,助力货车拖离、车道抢通。当陈启洋起身时,制服上的油渍宛如一幅抽象画,他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入夏以来,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对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带来了一定影响。数据显示,杭金衢高速杭州段单日最高处置事件71起。从清晨到深夜的连轴转,施救队员的工作服往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出层层盐霜。他们的制服就像一本特殊的日记,记录着每一次奋不顾身的救援,他们常说:“衣服可以脏,但动作必须快。”
夜幕降临,警灯又一次划破黑暗,那些沾满污渍的背影,继续奔向新的保通战场。他们以污渍为印、以汗水为证,在每一次险情中冲锋在前。那一身斑驳的工装,成为高速公路上最动人的“坚守图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