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16日电(奚金燕 连姝)近日,浙江交通集团龙泉运维中心数字云监控平台突然发出警报——樟溪岭隧道入口处出现碎石掉落。巡查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在边坡80米处发现滑塌迹象。经紧急处置,仅用2小时便恢复道路通行。这一高效抢险的背后,是一套刚刚投用的“云端互联+多维度预警”防汛体系正在发挥作用。

俯瞰龙庆高速。连姝 摄
龙庆高速地处浙西南环保复杂地势,面临着“山高、坡陡、沟深”地质挑战,且年均降雨量超1600毫米,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为了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提升山区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龙泉运维分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自主研发了数字云监控系统,并投入使用了名为“哨兵”的智能预警设备,精心打造出“云端互联+多维度预警”防汛体系,给山区高速公路装上“智慧大脑”和“千里眼”,让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精准。
“哨兵”智能预警设备搭载了4G移动监控摄像机,依托私有算法和4G网络高速传输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稳定回传。管理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就能第一时间掌握高速公路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供电设计上,“哨兵”设备采用了市电与太阳能双重充电模式,为蓄电池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确保设备能够全天候运行。这种灵活、高效的供电方式,使得设备即使在高速公路的盲区也能有效放置和使用,大大拓展了监测范围。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哨兵”都能坚守岗位,为高速公路的安全保驾护航。
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员的视线受到限制,行车安全面临更大挑战。“该设备的盲区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情况,帮助驾驶员提前察觉潜在危险,有效避免因盲区导致的碰撞事故。”龙泉运维分中心负责人余慧介绍。
此外,“哨兵”设备还支持双向语音交互功能,方便管理人员与现场人员进行远程沟通。在紧急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直接与现场人员对话,快速了解现场情况,做出决策,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
截至目前,龙泉运维分中心已经在半山坵隧道等重点区域共部署了3套“哨兵”智能预警设备。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处置了30余起突发事件,成为当地高速公路防汛保畅的关键技术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