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杭师大团队调研:“巡察+”机制如何激活地方经济?
2025-09-17 12:35:58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17日电(林波 李君杰 石登文)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杭师大”)法学院学生调研团队深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聚焦“巡察+”监督体系展开专题调研。

  通过走访基层单位、座谈访谈、数据分析,该团队发现余杭以系统思维构建的“巡察+”机制,不仅实现了监督效能的几何级提升,更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其“理论创新—实践突破—发展赋能”的路径,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系统集成:打破监督壁垒释放协同效能

  余杭“巡察+”机制的核心理论支撑在于“党委统筹、巡察牵头、部门协同”的监督共同体理念,通过深度贯通纪检监察、派驻监督、审计监督等多元力量,破解基层监督“单兵作战”的碎片化困境。

  这种系统集成思想在“纪巡审”联动中体现尤为显著:巡前线索汇总、带件入巡,巡中联合攻坚、直接成案,巡后整改督办、深化治理,形成全链条闭环。

  数据显示,2024年,余杭区委巡察机构向区纪委区监委移交问题线索69件,推动党纪政务处分23人。

  在对某村巡察中,双方协同发现其村小组组长存在挪用组级资金行为,仅用5天就追回58万元。

  这种联动模式使发现问题转立案率同比上升39.7%,印证了“靶向定位—精准打击—闭环整改”理论框架的实践价值。而巡审协同机制更显专业合力,2023年,该区巡察4家国企时,审计专项组“嵌入式”参与巡察,查出违规问题46个,挽回损失3500余万元,推动建立内控制度18项,将“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的叠加效应转化为国企规范经营的内生动力。

近日,杭师大团队调研现场。 (杭州师范大学供图)

  近日,杭师大团队调研现场。 (杭州师范大学供图)

  民生导向:从问题整改到发展赋能

  “巡察既要发现问题,更要激活发展潜力。”这是余杭机制的鲜明理论导向。通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该区将巡察整改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深度绑定。

  杭师大法学院调研团队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余杭区巡察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推动发展,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

  在横板桥工业园调研期间,团队从负责人介绍中获悉,巡察组发现该产业园虽建于2005年,却存在产业低端、设施陈旧、租金收缴滞后和历史遗留用地等突出问题。其通过“腾笼换鸟”全面腾退原有低小散企业,引入专业运营单位统一招商管理,但是存在合同超期、大额欠租等问题。在巡察组积极推动下,问题实现解决。

  截至目前,横板桥工业园年租金从85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年税收从400万元增长至3700万元,成功收回历史欠款1300余万元,并彻底解决了长达二十年的租地遗留问题,集体收入和群众分红显著提高。

  调研团队重点关注的另一案例,是余杭区仁和街道云会村。

  据团队调研记录显示,巡察组曾精准指出该村虽坐拥优质区位与设施资源,却受限于传统低效业态,发展动能不足。针对这一痛点,巡察组当即提出精准整改要求。后续街道联动多部门引入浙江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打造集总部经济、孵化运营于一体的乡创中心,成功吸引8家企业及130余名青年人才入驻。

  如今,其年基础租金提升至165万元,同时通过农产品销售、研学服务等多渠道拓展增收路径,更以“全国乡村振兴培训中心”为载体年接待考察超200批次,真正实现从“资源洼地”到“产业高地”、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跨越。

  数字赋能:科技驱动监督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村级巡察监督”是余杭大数据技术与巡察监督深度融合的核心理论。依托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创新打造“一库一平台三机制”巡察模式,有效破解传统巡察工作中存在的信息碎片化、线索关联度低等痛点,推动巡察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在聚焦数字化监督实践成效时,调研团队将招投标领域作为重点观察方向。

  团队在实地核验中看到,余杭区通过“余智护杭”平台整合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供应商资质等全域数据,构建起包含“供应商关联关系分析、资金流向追踪、历史违规记录匹配、报价波动异常识别”的多维度智能模型。通过访谈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模型可借助数据交叉碰撞自动筛查风险点,此前曾精准识别某村级工程招投标中3家供应商“股东交叉任职、报价偏差率不足5%”的异常情况。团队追踪该案例整改过程时发现,巡察组据此介入核查后,成功拦截1个违规项目,为村集体避免经济损失。

  基于调研数据与案例分析,团队指出,这种以大数据模型为核心的招投标监督模式,不仅让巡察从“被动找问题”转向“主动防风险”,更推动基层监督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升级。而该模式中“数据整合+智能分析”的实践经验,已随余杭巡察机制在长三角社会治理峰会推广,进一步印证了数字化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的关键价值。

  杭师大团队负责人表示,余杭“巡察+”机制的理论突破在于将监督体系转化为发展动能转换器,通过系统协同、民生导向、数字赋能三维发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监督保障发展”的鲜活范式。(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