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30日电(张斌)2025年1至8月,宁波慈城镇交出亮眼“青春答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7.9%,限上批发业零售额激升2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破50.7亿元;“五一”古县城景区游客量增67.8%,年轻游客占比65%。这座跻身全国千强镇第34位的古城,正以“产城人文”融合的青春范式,演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则。

慈城古县城鸟瞰图。沈国锋 摄
产业跃迁:从“制造重镇”到“智造生态圈”
浙江向隆机械实验中心内,机械臂精准作业,新能源车驱动轴每秒500次疲劳测试,其轻量化驱动轴可提升新能源车续航5%。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5年超8%,获37项发明专利。慈城近年推进企业“智改数转”,今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2.0全覆盖,通过“三链融合”形成两大高端制造业集群。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55亿元,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贡献率81.3%,每平方公里1.2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密度居全省前列。
文旅绽放:从“千年文脉”到“青春慈场”
1至8月,慈城古县城景区接待游客283.8万人次,增67.8%,斩获多项省级荣誉。古城坚持“修旧如旧”,今年完成13处文保建筑修缮。暑期“仲夏慈湖夜”吸引超68万人次,非遗打铁花、慈湖市集成“网红打卡地”;国庆将推出“去慈城赶集”国风活动。业态上,引进国际品牌、培育国潮业态,用VR技术让游客“穿越”盛唐,“古韵+时尚”让古城兼具“市井气”与“年轻态”。
治理创新:从“青砖黛瓦”到“青创沃土”
慈城出台招商意见,建全员招商专班,打造青年双创基地,建成江北首个非遗共富工坊,举办近50场青年活动,汇聚科创人才3622人。民生保障上,有三甲医院、多所学校等,今年投用5家老年食堂服务6.84万人次,完成101户适老化改造;云鹭湾社区入选住建部完整社区优秀案例。乡村振兴方面,盘活闲置物业引入社会资本,548名“新农人”助力乡村,落地13个新业态,推进政务服务下沉,实现“古城赋能乡村、乡村反哺古城”。
如今,慈城以“产”强筋骨、“文”铸灵魂、“青”创未来,在千年底蕴中书写镇域现代化的青春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