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浙江温岭:“法治攻略”基层治理 守护 “劳资双赢”
2025-10-02 18:11:54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日电 (张益聪)“每一笔收入都清清楚楚地列着,让我上起班来更有动力了!”日前,浙江韩诺泵业有限公司工人陈师傅拿到工资条,难掩心中的喜悦。这份喜悦背后,是浙江省温岭市“劳资双赢”的法治实践。

  2025年以来,温岭市以深化新时代民主恳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抓手,创建“1717”企业工资法治风险防范体系,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升级、数字赋能,推动劳资纠纷从“事后化解”向“全程防控”转变。

日前,民主恳谈会现场。温岭市委宣传部 供图

  日前,民主恳谈会现场。温岭市委宣传部 供图

  民主恳谈:倾听新就业群体“新”声

  “我们希望订单报酬更透明合理”“高峰期跑单忙,吃饭休息难保障”“加班工资能否进一步细化?”……2025年5月,温岭市泽国镇浙江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内,一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民主恳谈会召开。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代表,围绕劳动报酬、算法规则、劳动安全、社会保险、休息权利等核心诉求畅所欲言。

  对此,与会的平台企业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聆听记录,现场解读政策、回应诉求。温岭市人大代表、律师王都尉感慨道:“新就业群体面临工作时间长、职业伤害风险高的问题,一旦有纠纷常不知如何维权。这场恳谈会通过面对面协商,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也为行业找到管理平衡点,堪称‘及时雨’。”

  同年5月底,温岭市迅速编制《新就业群体维权救济工作指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维权参考,一张覆盖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网逐步织密。

  “1717”体系:首创工资风控“组合拳”

  今年以来,温岭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司法局、人力社保局、总工会等部门,联动重点产业集聚的镇(街道)成立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累计协调解决用工备案、薪酬标准等行业性重难点问题12个,新业态用工争议处置周期同比缩短30%以上。

  2025年3月,温岭印发《深化新时代民主恳谈建立企业工资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实施方案》,围绕鞋帽服饰、泵与电机等支柱产业,在7个镇(街道)和2个开发区打造“一地一业一品”示范样本区,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专区)、工资风控法务中心等6个服务平台及11个合规驿站,实现重点产业园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温岭首创的“1717”体系是核心支撑:以“一组风控法务指引、七大关键环节、一套闭环机制、七支专业团队”为架构,近3年编制26项专项风控指引;“七大环节”涵盖集体协商、合规指导、支付监测等全流程,搭配智能化工资支付风险预警平台——该平台归集多部门数据,设置13项欠薪预警阈值,已监测预警信息106条,助企挽回损失超1000万元。

温岭市企业工资风控法务中心。温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温岭市企业工资风控法务中心。温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合规指引:破解企业工资管理“痛点”

  “大部分企业工资结构单一,易埋纠纷隐患。如果按指引细化基本工资、绩效、补贴,能大幅减少纠纷。”温岭市政协委员、律师林瑟表示,基于此,以企业宣讲形式普及相关准则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谁做工、做几工”“怎么发、发多少”等关键问题,温岭编制《企业工资风控法务指引》《工资集体协商法治风险防范操作指南》等文件,为企业提供详细操作规范。其中,《企业工资风控法务指引》围绕工资结构、计算、支付等五方面,梳理八大法律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此前,我们公司的工资是整体发放。了解了相关文件后,给我们企业管理规范化指明了一条路。”浙江维高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江青青介绍称,受惠于此,如今企业按指引列出加班工资、工时及补助,工资条清晰明了,员工更安心。

  基层治理:实现劳资“双赢”新格局

  劳资关系是企业需要动态梳理的核心诉求。为此,温岭推出“共享法务官”机制,遴选优秀律师志愿者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订单式法律服务,首批10名共享法务官已开展志愿服务。

  不仅如此,温岭还组织集体协商指导员、劳动争议调解员等七支专业团队,常态化开展“共富法务・一起益企”法治体检,“完善劳动合同”“合规预警机制”“纠纷化解体系”获得企业好评。

  譬如,此前,某鞋业公司拖欠员工工资100余万元,专班联动多部门提早介入,仅7天便厘清争议,处置周期缩短近三成,劳资纠纷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为此,浙江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党支部书记祝秋晨深有感慨道:“过去企业常因工资问题起纠纷,现在劳资纠纷发生率、员工流失率‘双下降’,企业效益提升,园区发展更健康。”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温岭市受理劳动纠纷案件831件、拖欠工资案件384件,同比分别下降22.4%、18.3%。(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