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7日电(蓝伊旎 刘伟华)10月16日,“天堂硅谷・云创未来”2025杭州科创嘉年华在杭州启幕。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帮科创融合共创会——2025浙商(秋季)论坛暨中国商帮峰会”当日下午在杭州汇金云创・人才科创综合体举行。浙商、徽商、晋商、沪商、川商等全国主要商帮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算力与新能源、AI伦理、创新生态、天使投资、高校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现场。主办方 供图
从“天堂硅谷”到“六小龙”企业崛起,杭州解码从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的转型路径,创新正日益成为这座城市的气质底色、产业特质与发展引擎。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如何构建如“热带雨林”般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持续培育更多高成长性企业,成为杭州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课题。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杭州市杭商研究会与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联合主办,旨在搭建科技创业与商帮资源对接平台,助力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为构建科创共同体探索新范式。
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民在题为“集聚‘天使’力量,培育创新沃土”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天使投资与科技成果的深度融合是激活经济主体,是科技型主体活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影响国家和地区创新创业指数的核心要素。他强调,尽管民间资本仍是天使投资的主导力量,但近年来其影响力有所减弱,亟待凝聚新共识,他期待更多的浙商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积极投身到天使投资中来。
产业园区作为创新生态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模式备受关注。中南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郑燕明分享了5.0版产业园区的运营实践。他强调,园区运营必须从“地产思维”转向“产业思维”,核心是“做好产业而非园区”,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减少政策依赖,在夯实基础服务的同时,强化资本赋能与市场赋能,构建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的“热带雨林”式新生态。
高校在区域创新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院长赵强表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应实现从“智力库”到“强引擎”的转变,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发动机功能,通过精准引育人才、驱动产业创新、共建发展生态,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出人才、技术与创新模式。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曹云提出,社会组织应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超级枢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社会组织应主动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引领者”,发挥“连接器”“赋能者”与“创新催化剂”作用,与政府、企业协同构建产业升级新生态。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浙江基石算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安恒信息研究院院长王欣分别围绕“AI基石:算力与电力的共生和发展”与“AI Agent重构安全生产力”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成果。
为促进商帮间深度合作,本次论坛特邀晋商、沪商、川商等外地商帮及甬商、台商、越商、丽商等本省商帮代表,共同探讨“打造科创共同体的中国范式”。在浙商研究会副会长胡宏伟主持的圆桌对话中,多位商帮代表与企业家结合实践,为构建科创共同体建言献策。
多位嘉宾一致认为,通过交流商帮创新路径与区域科创经验,将进一步激发商帮合作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各方期待未来持续深化商帮间交流协作,共同推进中国商帮文化研究,助力商帮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行并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