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3日电(奚金燕 吴璇)10月23日,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华开发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其大力推动医疗急救体系高质量建设的相关情况与阶段性成效。
医疗急救是守护民众生命健康的关键防线。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社会事务部部长贡慧平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金华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硬件升级、设施完善、人才强基、智慧赋能”四大核心路径,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区域医疗急救体系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会现场。陈剑威 摄
夯实基础:优化布局与智慧升级双管齐下
在夯实服务基础方面,金华开发区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同的区域卫生服务圈。据悉,该开发区正统筹推进三江街道、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将秋滨、汤溪、洋埠等镇中心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纳入规划蓝图。
此外,金华开发区同步实施公共区域无障碍改造与环境升级,并推动“心电一张网”“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项目落地,加速从传统诊疗向智慧医疗的转型步伐。“一院一品”的特色专科建设与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更新,也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提升能力:更新设备与共享机制并举
为筑牢基本医疗根基,金华开发区分批次更新了生化分析仪、B超等基础医疗设备。在提升诊疗能力上,该区有针对性地在西关、秋滨、苏孟等重点基层单位配置了CT、电子肠胃镜等关键设备,并在金西三镇全面落地“智慧化家庭病床”设备,有效提升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金华开发区还探索建立了医疗设备共享利用机制,实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旨在最大限度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激发动力:外引内育强化人才梯队
人才是医疗体系的核心竞争力。金华开发区通过深化与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着力推动近60名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8至10个科室的能力建设。
目前,已完成3家社区医院的结对帮扶,并引入2至3项特色技术或名医工作室资源。
同时,金华开发区实施常态化培训机制,深化与市级以上医院的协作,有序选派骨干医护进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与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重点专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守护生命:织密应急救护“安全网”
在守护生命通道方面,金华开发区取得了突出成果。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已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226台,达到每10万人45台的配置标准,覆盖了学校、商超、交通枢纽等六类重点场所。同时,累计培训持证应急救护员超1.1万人,为突发状况下的紧急施救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与技术保障。
发布会上,贡慧平表示,下一步,金华开发区将持续完善区域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成立区级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指导中心、优化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系统、推广智慧家庭病床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实的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