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5日电(童静宜)第一次拿到钛杯,夏飞剑坦言记起了小时候看父亲打铁的场景,彼时父亲“以利他之心处事”的叮嘱令他印象深刻。
如今,在永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浙江飞剑集团创始人夏飞剑以其带领企业实现钛技术突围,引领国潮出海的实践,成为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杆。从家庭作坊到行业领军者,夏飞剑把目光投向了未来:“飞剑要走难而正确的路,和各行业共同创造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中国时代’。”
以钛为核 杯壶产业的技术转型之路
怎样被消费者记住,是令每个永康杯壶从业者头疼的问题。2004年永康五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数百亿元量级,九月举办的五金博览会创下35.7亿元的成交额,两千多个展位供不应求,当地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同年,夏飞剑带着不足30人的家庭小作坊,从生产铝制运动水壶开始在大浪淘沙中崭露头角,2008年成为奥运特许生产商,2010年服务上海世博会,十几年内让“飞剑”这个名字成为人们购买杯壶的一种选择。
彼时,永康以低价加工闻名,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大部分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拼杀”,不仅不能使世界看到永康品牌,也不利于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夏飞剑意识到品牌缺位的痛点:“永康曾是‘世界工厂’的缩影,但我们不甘于只做产业链的配角。”
2012年,夏飞剑做出了一个关键性决策:他把目光投向了钛材料,这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与医疗领域的金属,具有轻量化、抑菌保鲜的特性。
在无钛加工人才、无本地原材料、无成熟技术标准的困境下,这场转型用了六年时间,攻克钛材拉伸成型技术,联合航天部门突破真空保温工艺,以及打磨表面处理美学。2018年,飞剑纯钛保温杯正式上市,使永康杯壶行业从“制造”向“创造”跨越。
走进生产车间,机械臂灵活张弛,与精密机器协同作业,仅需短短几分钟,一只精致的真空杯便初步成形。这些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由后台集中控制,工人仅需巡检,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与产品质量的稳定。
如今,飞剑集团已成为纯钛保温杯领域领军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韩、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保温杯不锈钢时代是欧洲和日本的天下,现在钛这种新材料的运用,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永康标准’。”夏飞剑如是说。
以美为魂 东方美学的文化赋能之路
中国品牌出海,常需直面刻板印象的壁垒。飞剑集团的破壁之道,在于将深厚的东方生活美学基因注入现代产品,实现“技术+文化”的双重突破。
在早前米兰时装周上,飞剑集团曾携其高品质产品亮相,虽然工艺水平不逊于国际同类品牌,但仍遭遇部分外国同行的偏见。夏飞剑坦言,这种经历令人“气愤又难受”,但他同时认为,这恰恰成为倒逼企业精益求精的外部力量。
面对挑战,夏飞剑带领团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从宋代瓷器的雅致、明代家具的简约中汲取设计灵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路易威登的箱包设计灵感源自唐代美学,脑中灵光一闪,中国杯壶也能利用现代技术唤醒传统美学。
以此为出发点,飞剑设计团队将东方美学融入了产品设计,采用了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将独特的传统文化意蕴承载于杯壶日用品上。
这一创新在后续国际展会上显现成效。在米兰、法兰克福等国际展会上,飞剑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美学和过硬品质,有效扭转了部分国际客户对于“中国制造等同于低端”的固有偏见,订单也随之激增。
“当西方奢侈品都在致敬东方美学时,我们不仅要做行业引领者,更要成为东方生活美学的当代传译者、全球传播者。”夏飞剑表示,将文化自信转化为产品力,以领先技术和独特设计为支撑,是中国制造提升国际形象、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有效路径。其美学创新与出海案例,也为其他中国品牌突破海外市场壁垒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专为道 全球品牌的长期主义之路
“经营企业就像钉钉子,钉子越尖,力量越集中,钉子就可以抵达任何地方。”这是夏飞剑从他父亲身上学到的。他的父亲是打了几十年铁的铁匠,手上长满厚厚的茧,因职业影响时常腰痛,但对待每件铁器都一丝不苟,因此长期受顾客信赖。这种朴素的长期主义基因也体现在夏飞剑打造全球品牌的每个脚步里。
相比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长寿企业,许多中国企业面临穿越周期的集体突围。而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终极竞争力,坚持并实践长期发展理念,是企业需合力突破的严峻挑战。
和跨界房地产、电动工具的企业不同,夏飞剑认为,唯有专注某一业务,企业才能做到极致。他提出以“1米宽、100米深”的垂直战略深耕细分领域,并将企业终极竞争力定义为“人心的凝聚”。
无论工作有多繁忙,夏飞剑每周都和高管团队坚持共读稻盛和夫作品,定期讨论阅读感想,从而在企业决策层内部形成合力,通过“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驱动,让员工与企业形成价值观共同体。
为进一步践行这一理念,“幸福委员会”在飞剑集团内部应运而生,这一机构持续关注员工福利与成长,在投入上坚持“该省的绝不浪费,该投入的绝不吝啬”的原则,确保员工福利与公司利润实现同步增长,营造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
企业长期主义亦体现在企业的传承上。如面对二代“接棒”问题,夏飞剑打破了传统思维,提出真正的传承是价值观的延续,而非血缘的传递。在他看来,飞剑集团要参考德国百年家族企业的成功模式,构建现代化管理机制,其核心是将企业利润科学划分为传承人激励、员工发展、风险储备等部分。
“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带领飞剑穿越周期的‘事业合伙人’,而非单纯的接班人。”夏飞剑阐释,真正的传承是传承一致的价值观,让能够基业长青的人来发展企业,传承人需拥有在不同环境下做出不同应变方案的能力,推进企业未来国际化进程。这一战略旨在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确保飞剑集团价值观统一,确保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百年发展。
从五金加工到钛品创新,从代工贴牌到品牌出海,飞剑集团的数十年是永康制造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业向“质造”跃迁的初心与野心。夏飞剑诠释他的企业发展哲学:“做企业就像煮茶,急火煮不出好茶,唯有慢火细烹,才能让品牌香气穿透时光,飘向下一个十年乃至百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