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竹海守望者”张忠心 以脚步丈量绿水青山
2025-10-28 21:37:28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8日电(胡丰盛)在浙江安吉的天荒坪,有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张忠心。他是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天荒坪派出所民警,也是大余村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站长兼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

  从警30余年来,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个人嘉奖19次,获评浙江省模范退役军人、湖州市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成绩突出个人等诸多荣誉。他用脚步丈量着这片绿水青山,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着生态家园,成为天荒坪一抹亮眼的“警察蓝”。

  “天山上”的生态警长

  张忠心担任生态警长的契机,源于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生态保护事业的执着追求。大余村以余村为核心,联动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组团发展,这里森林覆盖率达72.9%,26.08万亩森林与276种野生动物共同构筑起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是安吉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他负责的“辖区”,以余村为核心,串联起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三个乡镇的绿水青山。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溪流纵横,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这片美丽的山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非法捕猎、盗伐林木、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生态保护的形势严峻。

  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天山上”的生态警长,这个称呼饱含着对他的信任与期待。自担任生态警长以来,张忠心每天的工作从巡山护河开始,无论晴雨寒暑,他的警服口袋里总是装着记录本,详细记录着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他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林、每一条溪流都了如指掌,哪里有珍稀植物,哪里可能存在非法捕猎的隐患,他都心中有数。

  在他看来,生态保护不仅是保护自然资源,更是守护一方百姓的福祉,守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他深知,只有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才能让子孙后代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才能实现真正的金山银山。 

张忠心团队向民众宣讲保护生态环境。湖州公安供图

  张忠心团队向民众宣讲保护生态环境。湖州公安供图

  银杏树下的坚守

  大余村百年以上的银杏树有61棵,其中有3棵的树龄已经超过千年。每到深秋,金黄的叶片铺满小道,是村民休憩、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处。“这棵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也是咱村的生态名片,绝不能出半点差错。”张忠心刚到警务站任职时,就把守护古银杏纳入了自己的“每日必修课”。

  每年清明过后,是银杏树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张忠心总会提前查好气象资料,带上放大镜和笔记本,定期绕着树干仔细巡查。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4月12日,东侧枝发现3处蚜虫卵”“5月3日,联系林业站技术员喷洒生物农药”“6月18日,检查根系周边土壤湿度”等内容。有一年初夏,他发现树干底部出现了几处不规则的虫洞,叶片也有些发黄卷曲,当即掏出手机拍下照片,第一时间联系该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上门会诊。

  为了让古银杏得到更专业的养护,张忠心牵头组织“生态合伙人”成立了“古木守护小组”,邀请林业专家定期开展培训,还发动村民轮流值守。如今,古银杏不仅健康生长,更成了村里的“生态地标”。每当游客围着古树拍照时,值守的村民总会自豪地说起:“多亏了张站长,这棵老祖宗的树才能长得这么精神!”

  从“劝阻者”到“引路人”:让破坏者变守护者

  生态保护最难的不是应对自然风险,而是转变人的观念。2024年初,张忠心接到村民多次反映:一名从云南来余村打工的小张,经常在村里的河塘撒网捕鱼,有时还会和同伴上山抓鸟,劝阻了好几次都置若罔闻。

  第一次找到小张时,对方满脸抵触:“我闲得没事干,捕几条鱼、抓几只鸟当消遣,又不犯法!”张忠心没有急着批评,而是坐下来和他聊起了天。得知小张刚到余村,没找到稳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度日,闲下来就想找点“乐子”后,张忠心改变了策略。“余村山清水秀,靠的就是大家护着。你看这河塘里的鱼,能净化水质;山上的鸟,能抓害虫,都是咱生态的一部分。”张忠心一边说,一边给小张看村里生态保护的宣传册,还带着他去看了因生态变好而红火的民宿和农家乐。

  更让小张意外的是,几天后张忠心主动找到了他,说村里的家具厂正好缺一名技术工人,已经帮他打听好了,工资近万元,还能学手艺。“张站长,我之前那样闹,你还帮我找工作?”小张既惊讶又愧疚。张忠心拍着他的肩膀说:“知错就改就好,要是愿意,以后跟我们一起护生态吧。”

  如今的小张,不仅成了家具厂的技术骨干,还主动加入了“生态合伙人”队伍。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和其他合伙人一起巡河护林,遇到有人违规捕捞或捕猎,他总会主动上前劝阻,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前我不懂事,现在才知道,保护好这山这水,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饭碗。”小张的转变,成了张忠心推动“生态共治”的生动注脚。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红利。曾经寂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绿水青山和清新空气。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张忠心,这位“天山上”的生态警长,用他的忠诚与真心,在安吉的绿水青山间书写了一段传奇的生态保护故事。他的足迹遍布山林溪涧,累计行走两万余公里,这是他对生态保护事业执着坚守的有力见证。

  他自创的“五钉工作法”,如同一张严密的保护网,将巡护路线、重点区域、风险隐患、关键人员、突出问题牢牢锁定。通过这一创新方法,他构建起“巡查-预警-处置-监督”的全链条生态守护机制,让生态保护工作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他用耐心和温情,将曾经的“破坏者”转变为“守护者”,组建起24支“生态合伙人”义警队,带动1200余名队员和5000余名“云守护者”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这是五钉地图上的一句话,也是张忠心严格要求自己的写照。“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这片竹影泉声交织的土地上,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正向着未来无限延伸。(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