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全国民间文艺专家云集浙江平湖
2025-10-28 21:49:39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8日电(黄彦君 俞艳婷 刘维佳)日前,第三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平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民间文艺界代表,围绕“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民间文化”主题,共同探讨发展新路径新态势,推动民间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三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第三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浙江是民间文化的沃土,平湖更是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平湖钹子书、平湖派琵琶、西瓜灯、九彩龙等独具魅力的民间文化瑰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

  在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当下,民间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普及让民间文化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一句方言民谣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遍大江南北,一项传统手工艺可以借助直播带货走进千家万户,一个民俗故事经由网络文学可以焕发新的生机。民间文化成为亿万大众可以触摸、可以参与、可以共创的“生活态文化”。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也让民间文化面临“传承断层”“表达陈旧”的困境。

  如何让民间文化在新大众文艺视域下“活起来”“火起来”?成为此次研讨会的探讨核心。

第三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第三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建中、郑土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霄冰,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袁瑾分别从“民间文化的故事表达”“新时代民间文艺的创新发展”“数智时代的新神话”“民间文化在新大众文艺中的叙事重构”等四个维度,分享了“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民间文化”。

  平湖市独山港镇作为唯一的基层经验分享代表,讲述了独山港民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把杜布的蓝白纹、渔家的鲜滋味这些“老底子”变成“新动能”,让与会专家眼前一亮,“独山港在民间文化‘落地生根’后的生动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民间文化的‘两创’提供了可借鉴的‘独山港经验’。”

  独山港镇把废弃厂房变成非遗“杜布馆”,又把陈列馆变成集非遗传承、文化展示、创意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文化空间,推出以杜布馆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同时,把杜布元素融入到舞蹈、文创产品中,让民间文化展品变为产品,杜布包成功入选第六届“浙宿好礼”乡村民宿伴手礼,“非遗工坊”将杜布边角料再设计为文创盲盒、环保手包,让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延续生命力。

  据了解,民间文化当代表达全国学术研讨会已在平湖举办三届,成为当地特色品牌。2025年,平湖市高水平举办了全国首个“AI+AR”民间文艺数字艺术展,推出了《你好!守艺人》非遗手工技艺系列微纪录片,依托上海时装周发布了二十四节气农民画国风公主裙,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