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30日电(肖健 罗小玥)养老服务是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目标,积极擦亮“栖善汇”金名片,多维度、全方位开展关爱帮扶行动。通过打造“塘小护”老老互助IP,以塘栖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试点,组建以退休老人为主体的“银龄帮帮团”,从队伍建设、需求对接、氛围营造多维度发力,聚焦特殊困难老人的“关键小事”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贴心服务送到老人心坎上,为探索基层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

图为“塘小护”志愿者们通过培训学习专业技能。付经凤 摄
聚焦“队伍怎么建”:精育“塘小护” 筑牢服务根基
养老服务提质,队伍建设是关键。为做好常态长效服务,塘栖镇坚持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引导两大方面提出12项具体措施,推进特殊困难老人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通过精准识别低保、低边以及特殊困难老人名单,建立动态更新的服务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塘小护”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志愿者开展涵盖基础技能、安全防护、心理支持以及实操技巧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培训,切实提升其服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扎实做好赋能提升工作,组织4次专业技能实操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志愿者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服务技能,为高质量开展特殊困难老人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培训,我不仅学会了测血压、应急处理这些技能,还知道怎么跟独居老人聊家常解心结。”退休教师出身的“塘小护”志愿者王阿姨说,专业培训让她开展服务更有底气。
聚焦“需求怎么接”:深耕“精准化” 破解急难愁盼
“大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水电有没有问题?”这样的问候,“塘小护”志愿者每周都会送到辖区困难老人家中。以入户走访为切入点,让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老人需求。
针对辖区300位困难家庭老年人,“塘小护”团队开展全面入户调查,建立“一人一档”需求清单,提供生活照料、居室清洁、助浴助洗、理发等定制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每位老人走访3次以上,累计服务920人次。同时,针对辖区内78位高龄、空巢、独居、孤寡老年人,“塘小护”团队肩负起每月探访关爱的重要职责,已完成对每位老人走访5次或以上,累计服务达390人次,切实将关爱送到每一位特殊困难老人身边,用实际行动满足老人们的生活需求。
聚焦“成效怎么显”:激活“聚合力” 厚植敬老氛围
服务有温度,氛围更暖心。充分发挥镇级养老服务中心的聚合作用,联动当地全镇20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冒热气”的服务激发养老服务生动力,链接各类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极具意义的公益活动。
其中,“耆老无忧生日会”活动备受瞩目。困难家庭老人、少先队员以及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共同为老人们送上生日祝福。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们将亲手制作的花束赠送给寿星老人,随后工作人员推出蛋糕,全体参与者共同唱响《生日快乐》,孩子们主动为老人端上蛋糕,分享这份甜蜜与喜悦,整个现场都洋溢着温馨欢乐的氛围。
通过这种“老幼互动”的创新模式,不仅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同时也为青少年树立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榜样,生动践行了“耆老无忧”的公益服务理念。此外,开展“耆乐融融便民服务”“两全耆美健康义诊”等多个“暖心愿”活动,通过精准服务,架起为特殊困难老人排忧解难的“连心桥”,打通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