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31日电(胡丰盛 彭菲 何天凝)“作为一名医生,走出医院,将专业的医疗卫生和健康和养生知识科普给大众,这是我们践行医者初心、服务社会的最佳方式。”近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南关厢的“同心家园”内,海宁市农工党党员、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祝永佳正为民众带来一场“同心名医堂”公益讲座。
“同心名医堂”是海宁市委统战部携手农工党海宁市基层委推出的社会服务品牌,也是“同心厢”共融街区建设中“三送三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这一机制,各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资源不断深入社区一线,今年以来已开展“同心名医堂”“同心法律快车”“潮厢有法”“同心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50余场,服务民众达2000人次。

海宁市多党合作“同心厢”建设启动仪式。海宁市委统战部供图
近年来,海宁市委统战部充分挖掘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人缘、地缘和文缘优势,精心打造多党合作“同心厢”共融街区。以“同心家园”为核心枢纽,串联起宋云彬史料馆、家风家训馆、非遗馆、灯彩馆、素食馆、王宏喜美术馆等6大主题展馆,形成“一园六馆”的统战阵地矩阵。在此基础上,联动各民主党派与南关厢社区及街区组成“四方联盟”,创新建立“统战部统筹、各党派轮值、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机制,持续将统战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
“在我们这里,吃饭就是在做公益,股东不分红,利润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南关厢素食馆负责人、蓝天包装彩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柴国荣自豪地说道。南关厢素食馆由300名股东众筹建成,股东涵盖民主党派、工商联执委企业等,通过盈利反哺公益,形成“统战+商业+公益”可持续样板,这一项目也成为了民主党派、社区、社团、商户和民众多方参与助力基层共治共富的生动缩影。
走进“同心厢”的“同心聚力委员工作室”,中共界别、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多元力量汇聚于此,他们围绕营商环境、共富集市、“一岛三街区”文旅开发开展深入调研,共召开“民生议事堂”5场,提交建议15条,形成调研报告3篇。通过建立“委员驻点+商户联络”机制,在街区设立10个社情民意收集点,让履职触角真正延伸到基层末梢。
作为多党合作的平台,“同心厢”也不断释放出政治引领、人才培养、发展服务的叠加效应。通过举办“同心讲坛”、党外青年读书会、个人成长分享会等特色活动12场次,覆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500余人次;选派53名民主党派青年组成7个“同心服务团”,围绕街区治理、非遗传承、文旅融合等主题开展深入调研实践;民主党派专家为商户提供直播培训、经营指导,助力10余家特色商铺提质升级;“亲清下午茶·政企话发展”活动举办34场,促成咖啡馆落地、非遗文创合作项目12个……
针对街区流量不足这一“痛点”,民主党派通过社情民意提出打造“国风朱砂红”网红墙的创意,建成后迅速成为游客热打卡地,小红书笔记超3000篇,今年春节单日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实现街区人气与经济双提升。
从南关厢到“同心厢”,海宁市各民主党派不断融入基层、服务民众、助推发展,让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在街巷之间可见可感。未来,海宁将持续深耕“同心厢”共融街区建设,依托各民主党派的智力与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各类惠民利民活动,不断激发多党合作基层实践的新动能,绘就新时代统一战线同心共融的新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