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施俊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爱与阳光。2021年,她成为玉环市人大代表,为百姓民生发声,为教育事业发展献计。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两种身份、一片赤诚,她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立足本职工作
赤热丹心培桃李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施俊华坚持的教育理念。在她看来,一名小学教师要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童年的这一段宝贵旅程。
她坚持在早会课上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以美文照耀童年,用美文美德美学滋养童心。日复一日的美育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挖掘了他们身上的种种美德。在她春风化雨般的灌溉下,学生在演讲、朗诵、征文等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班级每学期都评为阳光中队,她也每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教学中,她潜心钻研,因材施教,积极推进新课改,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担任班主任期间,施俊华认识到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为此,她写下《享受粗心的快乐》《小报告大文章》《交流从心开始 让沟通零距离》等多篇德育相关论文。
立足专业特长
笔墨耕耘出实招
当选人大代表后,施俊华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当好代表。她的答案是,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
“心中有责,履职建言不停歇。”她深入师生、家长、选民开展调研,了解当前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作准备,为教育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
课间十分钟,施俊华经常会关注学生玩的过程,她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玩,也不会去玩。“他们在一起总是追追跑跑,不像我们以前,一根花绳可以翻,一块格子可以跳,游戏多种多样。”她在与家长沟通中,总能听到有些学生因为沉迷手机、游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厌学等情况。她萌生出一个想法,能不能为学生的“玩”增加更多可能性?
“缺乏运动会造成儿童肥胖、近视、身体素质下降。除了在学校加强体能训练外,建议在小区、公园等地增设更多趣味性强的游戏项目。”经过多方调研,施俊华领衔,与董高龙、徐进华等14名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增设儿童户外活动项目的建议》。
另外,施俊华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公园、商业综合体的儿童活动项目消费性活动占比较高。她建议,增设户外地面游戏、推广传统游戏,充分发挥广场作用,举办体育活动等。
她还先后提出关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关于升级老年人医养服务等多篇建议,用心倾听百姓心头事,以笔着墨献策关键事。
践行志愿精神
弦歌不辍赴誓约
施俊华始终认为,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方面,她主动走进玉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接待选民,了解民情民意;另一方面,她立足本职,走进社区,协助社区开展文化礼堂志愿工作,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
2019年开始,施俊华作为南门社区的一员,协助社区开办文化礼堂公益学堂,组织社区及周边孩子开展诵读活动。每周六上午,从南门社区文化礼堂走过,都会有琅琅读书声响起。“施代表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课程,除一小时的经典诵读之外,还抽空指导孩子们的周末作业,给孩子们解答难题。”南门社区书记潘贤亮对施俊华非常敬佩。
施俊华表示,今后她也将牢记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立足本职,用心履职,为玉环的教育事业和民生实事建言献策,孜孜不倦实现“育人梦”。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台州市人大、玉环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