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代表更好履职?
如何让代表作用发挥更好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
一起来看这两地人大的实践。
01 文成县黄坦镇:“逢十说事”联民意
“这明明是我家的田地,但征地的时候,他却说是他家的地。”“你们俩都是一个村的,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有事好好说……”日前,文成县、黄坦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助力化解一起因土地界线不明引发的邻里矛盾。
近年来,文成县黄坦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作用,建立“逢十说事”工作机制,每月十日开展“服务日”活动,全镇81名人大代表主动争当“逢十说事员”“逢事办事员”,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每次开展“服务日”活动后,镇人大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并依法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同时,建立限期反馈制,实施转办问题清单登记、定期销号、群众评价,使群众说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翻看《“联民服务日”工作台账》,详细记录了众多“说事”情况,每个事件都分条罗列了提事人姓名、议事内容、联系电话、解决方式、解决时间、参与人员、解决结果和满意度测评等信息。
今年以来,通过“逢十说事”工作机制共收到群众各类意见建议81件,办理65件;助力调解矛盾纠纷12起,小小“服务日”发挥“大作用”。
02 苍南县矾山镇:代表约见解民忧
苍南县矾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柴桥头居民区,是当地群众活动密集区域。矾山镇人大建立“代表约见”机制,进一步促进民意直达,推动更快更好解决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在2023年底前,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小区B区空地还处于杂草丛生,雨天路面坑洼,积水多,夏季蚊虫滋生。周边群众备受困扰,多次向苍南县人大代表朱春景反映,希望这块杂草地能得到整治。
收到群众反映后,朱春景立即进行实地走访,梳理群众建议,报给镇人大。
镇人大立即组织开展“代表约见”活动,苍南县矾山镇城建办负责人第一时间来到代表联络站,和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建议,并一同抵达现场实地察看。
活动结束后,镇城建办立即组织研讨设计方案,并征求代表和周边群众建议,历时2个月完成场地硬化。
“以前这块杂草地不平整、容易积水,影响出行也不美观。现在硬化后,整洁干净多了,大家都很开心。”附近的居民喜笑颜开。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温州市人大、文成县人大、苍南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