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履职故事】朱梦黎:追梦田间地头 履职坚守初心
2024-06-27 09:20:47   来源:浙江人大

  “我与水稻打交道有10年了,18岁的时候,我就用插秧机帮着家里插了300亩地。”1995年出生的朱梦黎,是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一名“新农人”,在水稻种植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2023年,朱梦黎当选省人大代表,让她更加坚定地为“三农”鼓与呼。

Image

  “我从小就和水稻打交道,稻谷的香气、泥土的味道,让我割舍不下。”2018年,朱梦黎辞掉了外贸公司的工作,回到熟悉的农村、田间地头,创办了绍兴市沃宝农庄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她就开始尝试“机器换人”,她通过引进机械育种、育秧以及用无人机播种、施肥,拓展了种植规模,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全覆盖,每年的人工开支可以节省10多万元。

  如今,朱梦黎的农场规模已经从300多亩扩张到1400多亩,每年向储备粮库订单销售粮食220余万斤。

Image
Image

  创业初期,另一粒种子也在她心中萌发——开发自己的“试验田”,试种老一辈绍兴人比较爱吃的传统粳米品种“南粳46”。“这米是粳米中的优质品种,除了香糯,还有一定的颗粒感。”2019年,她在自家的650亩水稻田中选取50亩种植香米和“南粳”品种。2020年,她又选了近100亩稻田种植“南粳”品种。

  “在没有宣传推广的情况下,不少人上门来买米,种出来的大米供不应求,也为公司增加了10多万元的收入,让我备受鼓舞。”朱梦黎说。

Image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有充足的农业人才队伍。以农创客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是农业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的保障。2021年,越城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成立,朱梦黎担任副会长。

  “和同龄的农创客交流多了,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有了很多新思路。”通过和同行的交流,朱梦黎不断借鉴,开辟了很多小副业。如今“沃宝农庄”养了1000多只鸡、鸭、鹅;在农场的周围,还种了少许桃树、橘子树、梨树等果树,稻田里,她开辟了一个小水塘,试行种养结合模式养殖小龙虾。

  朱梦黎希望和周边农户合作,将产业壮大,进而带动村子的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

  当选为省人大代表以来,朱梦黎积极为农创客代言发声。她提的第一个建议就和农创客有关——《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创客培养扶持力度的建议》。朱梦黎说,这几年在经营自家农场过程中,与不少志同道合的农创客相识,大家交流经验,提出困惑,共商对策,“我有责任为这个群体发声”。

  2023年4月,越城区人大在越城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她成为站长,她和其他代表们一起,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听民声集民意,提出了许多关于农田承包等一系列问题的意见建议。

  在今年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朱梦黎再次为农业发声:“我带来了关于农业企业政策性保险的建议,旨在改变农业企业中员工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减小企业承担风险责的压力。”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