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杭州市滨江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法护营商”主题,以“两去两回”履职机制为抓手,推进代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员、体验员,开展“法护营商”系列专项监督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助力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NO.1-
以法为基,推进“数谷”建设
滨江区人大根据代表专业所长,建立经济、法律等领域专业代表小组,发挥代表专业优势,为滨江区数据要素改革助力。
2023年以来,杭州市人大代表滨江区代表团对高新区(滨江)产业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等进行充分调研,在今年召开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开展数据要素改革探索实践 打造“中国数谷”的建议》。这份建议详细分析了推进“中国数谷”建设改革探索实践的必要性,希望市级层面在数据要素改革领域给予“中国数谷”相应支持。
建议提交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中国数谷”、杭州数据交易所,专题研究推进有关工作。《杭州市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印发;《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充分吸纳代表意见,扎实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NO.2-
全面调研,精准“把脉问诊”
“目前的助企政策较为笼统,建议出台一些更有行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大对‘职业索赔人’的打击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月16日,在滨江区人大常委会法护营商专题调研企业座谈会上,人大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场座谈会是滨江区人大助力法护营商活动的一个缩影。
年初,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法护营商”专项监督方案,确定调研课题和问题,在基层单元发布《滨江区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20余份。
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街道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等部门开展调研;前往苏州、扬州、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助企服务、公益诉讼等方面先进经验,以“他山之石”助力滨江区营商环境优化。
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问卷式调研、走访式调研、活动式调研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了解滨江区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和企业经营痛点难点问题,并梳理形成问题清单。
-NO.3-
人大协商,广泛凝聚共识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对企业合规体系建设进行规范性指导。”“建议相关部门牵头,以数字赋能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
6月6日,滨江区人大常委会“法护营商”人大协商日活动中,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畅所欲言,提出务实建议。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滨江区人大常委会汇总意见建议,形成政务服务、司法公正、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等10个议题,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分三组赴三个街道开展人大协商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围坐一起,共商如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5月至6月,三场人大协商日活动共计30余名人大代表参加,联动邀请13个政府部门和法检“两院”负责人,共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归纳汇总为10类38条建议。
-NO.4-
专题询问,一问一答促落实
6月27日,滨江区人大常委会在专题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法护营商”工作情况的报告后,开展“法护营商”专题询问,并通过“滨江发布”App同步直播。代表们直奔重点,提问犀利、细致入微,公检法司及发改、商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一一回答。
“此次专题询问,我们强调‘真问’,代表们可根据回答继续追问,让相关部门‘红红脸’‘出出汗’,在后续工作中紧抓落实。”滨江区人大常委会监察和法制司法工委负责人说。
会后,滨江区人大常委会形成审议意见交“一府两院”办理,明确3个月内将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
此外,结合前期调研、人大协商、专题审议、专题询问等意见建议,在主任会议上讨论形成4条建议交政府办理,内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增值化服务、暖企小站建设等。同时,加强相关工委联合督办,推进意见建议落实,将“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持续做好法护营商“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