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在外的社区商住楼纳入物业管理,黑了几年的小区路灯又亮起来,楼下令人烦恼的噪声终于消失了……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人大为每位代表勾勒全景式履职画像并“亮码”,群众“点单”,联络站“码”上派单,有效助力办好群众“微实事”。
根据进站代表的工作领域、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要素,制定“代表画像”和“履职地图”。在全区各级代表联络站、村(社区)特色议事点向群众公开“代表码”,群众只要扫码,就能全面了解选区内代表的基本情况,以便于群众更好地“点将邀约”,实现全天候、跨时空听取群众呼声,社情民意“收单”全覆盖。
以柯城区人大新新街道工委为例,在受理群众“点将邀约”的基础上,通过衢州市人大民情民意系统,“码”上派单,代表“接单”,推动解决群众的关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今年4月,较多群众反映丹桂小区路灯不亮问题,人大新新街道工委召集代表、议事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梳理意见建议形成交办单。考虑到上述问题涉及市级部门,故“派单”给衢州市人大代表徐建雄等跟踪督办,确保问题真解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路灯重新亮起来了。
新新街道东新巷道路拥挤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群众。但东新巷行政区划上属于柯城区,道路的改造工作由智造新城负责,管理协调较为复杂。东埂村群众通过扫码将情况反映给区人大代表张玲玲。张玲玲“接单”后,通过走访调研,提出解决东新巷道路拥挤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在人大新新街道工委和张玲玲的不懈努力下,东新巷改造提升项目顺利立项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20余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有效保障企业员工、村民出行便利,解决出行难问题。
今年以来,柯城区人大紧扣“两码”建设,创新开展“主题议事日”活动,持续推动与基层智治平台互联互通,全面形成联系群众、代表履职、跟踪落实的数字化工作链条。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活动81场,促成105个涉及美丽乡村、污水零直排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衢州市人大、柯城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