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代表“两去两回”履职机制,组织代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持续擦亮“镇企航”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常态问需,直面诉求
“今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怎么样?”“在出口贸易上有什么困难吗?”“公司已入驻园区正式开始办公,但是员工住宿问题还没有解决。”……
镇海区人大常委会深化调查研究,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2024年度调研课题,组建专题调研组,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带队,围绕市场管理、政务服务、要素支撑等方面,听取相关部门汇报10余次、实地调研企业30余家,摸清企业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3篇专题调研报告。推动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意见》,明确九方面要求,以清单形式梳理优化政务服务举措。
立足双岗建功主题活动,建立人大代表助企惠企联系机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各联系企业4家,代表联系企业至少1家。与区企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建立入企服务联动机制,每月不定期联合开展“暖企护航”直通车活动。发布《人大代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活动倡议书》,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课题,就近就便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项目查找问题。
助力打造“镇企航”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向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及企业推送相关政策,助力营造“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全程行事高效、服务事事暖心”的镇海安商品牌。
创新载体,助企纾困
“骆驼街道机电工业园区的很多企业长期招不到工。”“洪庄庙路两侧厂房新建完成后,大型货车、私家车随意停放在马路两侧、人行辅道等区域。”……
为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3月18日,镇海区人大在市场主体较为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业集聚区率先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站”,观察站可辐射范围覆盖辖区2623家工业企业、近600家个体工商户和3万余名职工,聘任10名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组成观察员队伍。
对于收集到的问题,观察站进行汇总、筛选,召开由人大代表、观察员、骆驼商会、企业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等参加的专题会议。现场能解决的,司法和职能部门现场答复或者给出解决办法;现场不能解决的,人大骆驼街道工委将分类分级开展督促整改,直至问题解决。
3月以来,观察员深入企业,累计收集并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精准服务,高效回应
镇海区某集团有限公司大部分资产是原工业国投、商贸公司遗留下来的房屋,因种种历史原因,当时未办理房屋权证变更或登记手续。目前,这些企业早已转制或关停歇业,一些申报房屋权证变更和权证登记的相关资料,已不齐全和缺失。在现行政策条件下,权证补办和权证过户难度大,影响集团资产有效盘活。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事关全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顺利推进。镇海区人大积极协调区发改局、建设交通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等部门开展权籍调查,细致梳理各类房产权属情况,明确按照“两证齐全”“两证全无”“单一权证”等不同情况分类处置,推动国资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梳理存量资产资源,有效破解困扰多年的国有资产不动产权证补办难,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规范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截至目前,累计有64处国有企业的房产完成产证补办,盘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盘活资产达6.88亿元,成效显著。
此外,镇海区人大监督助力企业解决在融资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0余件,助力镇海电厂搬迁、中石化镇海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下一步,镇海区人大将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积极发挥代表作用,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高品质的营商环境成为镇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镇海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