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心里15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绍兴虞南山溪漂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老任感慨。项目从一波三折搁浅,到如今“起死回生”,背后离不开人大和代表的支持推动。
2009年,怀着对上虞陈溪乡山清水秀风景的向往,老任从上海来到陈溪,投资约1500万元开发漂流旅游项目。然而,由于相关手续办理不到位、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其建造的4层16间经营性用房一直处于半成品闲置状态。尽管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但由于缺乏可借鉴经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调处难度大,是难啃的营商环境“硬骨头”。今年以来,上虞区陈溪乡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将解决企业“急愁难盼”作为深入落实代表“两去两回”履职机制的重要抓手,创新建立营商环境人大代表联系点,推进代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员、体验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溪乡人大组织代表多次实地走访,向企业和周边居民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两员”专属二维码登记反馈。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指导。
人大代表通过查阅档案、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还原项目从招商引资初期到未批先建的历史脉络。乡政府与职能部门一体推进,形成化解积案的强大合力和破局解难的叠加效应。
在确定该项目招商引资和未批先建两大实际前提下,乡人大全程邀请律师、第三方评估等专业力量,对配套设施回购、违章建筑处置、员工遣散等处置方案,提供专业意见。同时,发挥代表作用,主动搭建良性互动渠道,了解企业、员工诉求与动态。通过持续的政策解释、情绪疏导与多方协调,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推动重启项目招商。
乡人大持续关注项目后续进展情况,建议进一步明确项目定位与开发价值,将现有经营性用房以及漂流项目基础配套设施,与雪花潭景区、石笋山景区等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布局规划。同时,以漂流旅游项目为引流点,节会活动为引爆点,结合阳明游学文化、红色文化,配套开发星空露营、天文研学、农耕体验等多元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丰富文旅业态。
“我们以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为契机,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并将其广泛运用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之中。”陈溪乡人大主席朱建标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聚焦企业期盼,以担当“有为”推动问题“有解”,让企业建议“上得来”、人大工作“下得去”。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上虞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