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参与主题活动】“1+2+N”助企工作法解难题促发展
2024-09-12 09:25:49   来源:浙江人大

  “廿三里交通便利、企业众多,是否能在辖区内建设一个标准化物流园,为物流发展助力。”“现在我们投递的难题在农村,建议统一设置标准化的村级驿站,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

  7月8日,一场以“助力物流跑赢‘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的“流动会客厅”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召开,8位市人大代表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及时收集辖区快递物流企业“急难愁盼”的有关问题。

Image

  深入贯彻落实“两去两回”代表履职机制,义乌市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探索打造“1+2+N”助企工作法,助力解决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企业负责人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助企走访、专题接访6期,推进解决交通拥挤、空间制约、引才留才等一批痛点难点问题。

  01

  围绕一个中心,打通服务企业渠道

  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个中心,组织代表走进市场,聚焦“代表+共同富裕”“代表+市场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

  “以前的代表更多是在代表联络站坐等我们上门;现在,代表直接走进企业,听诉求、找问题,有些时候带着部门负责人一起来,问题直接现场解决。”浙江晶辉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金祖昌说。

  今年6月,人大代表走访时了解到该企业申请改扩建,但厂房附近空闲位置少,无法解决工棚搭建问题,希望街道能协调一块空闲场地解决临时工棚搭建问题。义乌市人大代表王德有及时梳理有关问题提交。街道经发办及时对接,帮助其寻找空闲地,解决临时工棚搭建问题,顺利推进该企业改扩建。

Image

  02

  聚焦两大问题,主动靠前服务企业

  如何确保服务企业重点选得准、问题能解决?人大廿三里街道工委把握“向谁提”“怎么议”“议什么”“怎么办”等关键,通过“两问大走访”,收集企业“大而广”“小而难”两方面问题,完善问题交办闭环,确保意见建议件件有处理、事事有落实。

  “两问大走访”,即一问“企业有什么困难事”,二问“企业想要街道要办什么事”。近一个月以来,已收集企业问题50余件,办结率超过8成,掀起了为企解难题、为民办实事的热潮。

  廿三里街道集约高效用地,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首创工业用地改建五大机制。人大代表闻讯而动,当好政策宣传员,主动将改扩建的最新政策送进企业,鼓励各企业开展改扩建。专业小组与街道部门紧密联动,参与改扩建项目评审会,助力解决工业企业改扩建规划难、审批难、落地难等问题。

Image

  03

  创新N个品牌,发挥特长精准服务

  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充分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创设“小季茶话会”“德友得友”等不同品牌,从不同方面帮助企业发展无忧,快速腾飞。

  “小季茶话会”每周五晚通过季雅娟等人大代表,联动街道团工委,邀请企业青年外来务工人员畅谈心声,为企业外来青年人才搭建沟通互动的平台,协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方面的难题,助力引才育才留才。

Image

  “德友得友”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廿三里街道商会副主席王德友的示范带头作用,定期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困难,一杯清茶解难题,目前已解决问题8个。

Image

  “1+2+N”助企工作法的建立,构建了人大代表帮助企业破题解难的工作机制,促使代表由原来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代表主动沉下身子走进企业,把问题找准、把办法找实,以代表高质量精准履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将企业的“问题清单”变为实在的“满意清单”。

[编辑:孙妮亚]